吃了反应慢的亏

记得那是一场培训分享交流会,作为交流发言人之一,我借此机会毫无保留跟大家的分享了自己在培训期间的所见、所感、所想。

我分享的主题是“不误正业”。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我每天所做的事情与我的岗位毫不相干。我本是一名教师,备课、上课、写课题这才是我的主业,未来评职称也要看这几方面的业绩。但是,我整天做的却是行政工作,工作内容不是在补材料就是在补材料的路上。到年底检查,所做工作的材料能装十几盒,可对我来说没有丝毫作用。

对此尽管我早有体会,但像如今这般体会之深刻却从未有过。看着两年前,同一批参加赛课活动的教师进步如此明显,而我似乎还停留在原点。讨论环节,大家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侃侃而谈,我却无话可说。

那时,我深刻的认识到当前的工作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变成一个废人。

所以,我在发言的时候,言语中充满了情绪。我将我的工作一条一条梳理出来分享给大家。每一项工作基本上都是无缝衔接,甚至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我用事实证明了为什么说我天天在不误正业,相信从言语中大家也不难听出我的情绪之大。

分享完之后,到了点评环节,绝大多数老师都很同情我的处境,觉得应该要减少些行政工作。极个别同事认为如今大环境就是这样,没有哪个老师做的是纯教师的工作,大家都或多或少在做一些行政工作。但是,有一位老师说了一句话似乎与其它人格格不入,她说“即使你在那个环境中也不一定能有多少产出”。换而言之,就是即便让你做纯粹的教师工作,你也不见得会备得出多少课,能写出多少课题。她大概率说出了领导的心声。

这话咋一听似乎没什么毛病,而且部分老师可能还真的是这样。我当时也反应慢,没有想到如何反驳。此话一出场面一下出现反转,大家觉着也有点道理。我的输出并没有让我的负担减轻,反而好像是我在无理取闹,不顾大局。

这事儿过后一段时间,某一天我突然想起了那位老师的话,我想到了问题出在哪里。有句话叫“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换成我当时的环境也同样成立,当一名纯粹的教师确实不一定有多少产出,但没专门做教师的工作,没在那个环境中,一定不会有产出。这也是成立的。

反应慢是天生的,因为这个也吃了不少亏。每次总是在事后才能想到应对之策,可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就像领导每次安排工作,当时我总是想不到该如何拒绝,慢慢的很多工作从临时帮忙,变成了主要负责,从兼职变成了全职,在不误正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两年,我发现我自己变了许多。刚来这里时满怀激情,对工作充满了希望,如今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没了激情,只想躺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