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状态不好,我又发病了。平时那个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的我,有点儿找不着了。
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在30多岁,别人已经事业有成的年纪,从零开始重新打拼,虽然来之前信心满满,相信自己身上所拥有的特质如勤奋,好学,真诚,积极乐观等能让我的未来更好,但真正安定下来却又有点迷茫,看不清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是对工作进展真正有益的,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虽然每天不停的学那么多东西,但真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认知水平还是差太远。所以,有点儿束手无策,动能不足。
而且我发现我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出现这种思想上的倦怠。我称之为发病,虽然周期不是很长,但每隔三五个月或半年会发作一次,具体症状是:不想看书,不想学习,喜欢很随意的看点小说或电视剧,精神上恹恹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 ,存在严重恶意浪费时间和注意力行为。我的大脑,即意识,知道这样做是很不对的,但却管不住自己的潜意识,心。但还好,我不是一个特别拧巴的人,每当出现这样的不思进取倦怠期,我选择坦然接受,不与之对抗,可能真像武志红老师在心理学课中说的那样,我的身体里面住着两个我,真我想要突破本能,冲破牢笼,探索边界,率性而为,而本我却要展现人类作为动物最原始的一面,懒惰,愚昧,贪图享乐。
还好我每次发病时间不会太长,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这一方面要感谢我爸妈遗传给我的基因里天生携带着勤奋的因子,即使在发病期,我也依然每天六点起床,只是把大把时间浪费在了不太美好的事情上。另一方面要感谢我加入的一些学习群,有那么多每天像阳光一样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人在影响着我,别人都能做的那么好,我为什么不可以?
今天早上在得到上听了一本书,叫做《异类》,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异类Outliers,本意是指各行各业在金字塔塔尖的那些人。如我们现在人人熟知的活跃在风口浪尖的人物,如马云,巴菲特,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
但这样的人物实属凤毛麟角,全世界也出不了几个。虽然我们不能人人都成为像他们那样的异类,但我们可以借鉴本书所提供的观点和视角,看看一个人要想在自己所处的行业和领域里做得出色和卓越,都有哪些关键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
书中讲到,勤奋绝不是成为异类的关键性因素,成为异类是各种优势资源互相累积的结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处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变革期,而作为个体又做了什么样的努力和准备,这些都至关重要。成功者的优势,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是后天养成的,有些真的就只是运气。
那做为我们普通人,我们把握不了天时,创造不了地利,我们能把握的只有我们自身,把自己准备好,在天时地利都有利于自己时,能够做一只有能力起飞的猪。
摘抄几段书中的金句,与大家共勉:1、成功源自优势的不断积累:你出生在何时何地,你父母的职业以及你成长的环境,这三者相互作用才塑造出这个世界上独特的你。
2、有些人的成功当之无愧,有些人则不是;有些人依靠个人实力赚到钱,有些人却只是单凭运气——所有这些对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很关键。
3、人生的真正差异不在于非凡的天赋,而在于非比寻常的机遇。
4、并不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聪明,只是因为他们工作了几十年之后所磨练出的技巧,突然之间变得很有价值。
听完这本书之后,再结合我这几天的状态,想起了李开复说过的一句话: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眼下我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认清自己能做的和不能做的,调整好状态,减少发病几率和时间,合理分配注意力,该学习学习,该努力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并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