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坐月子的说法独具特色,既有古代为了卫生方面的讲究,更多的是整个社会和家族对女人的态度。因为旧时候物质缺乏,女人产后虚弱,还有婴儿嗷嗷待哺,稍稍重视点的家庭无不想方设法为产妇创造最好的条件。现在大多数家庭不再缺衣短食,但是坐月子的传统我还是希望可以继续传承下去,因为这是一个女人一生当中为数不多的得到关照和善意的机会。
我早记不得清楚因为自己是个女孩而受到了多少委屈。我的亲奶奶因为我是个女孩,把家里唯一的鸡腿端去给叔公的儿子,作为亲孙女的我只能眼睁睁地咽口水。但相比那些一出生就因为性别被溺死的女婴,对比那些小学初中都没读完,就要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支撑全家的孤独少女,我可以说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眷顾。
可是我付出了别人更多的努力从大学毕业之后,依然要面对用人单位对女性的歧视。我结婚嫁人之后,我必须从原来熟悉的家庭,来到一个完全陌生和环境,和一群并不熟悉的人称兄道弟。如果我对我的婆婆有不敬,我将面对的是整个家族的压力。作为一个女人,我真的没有感受到这个社会对女性的丝丝善意。
只有在月子里,女人才真正能够挺起胸膛来,享受家人的好。
月子里的我,心思细腻,敏感多愁。我原本以为来的是亲妈来照顾月子就万事无忧。刚出院回家我担心地问老妈:“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
老妈直接回答:“不能!”
然后我便万事求简,想方设法帮她省事,处处留意她疏忽之处。吃方面只求不要动脑,并很认真地忍住一个星期不洗澡十几天不洗头。因为每次洗头洗澡,我妈就得专门用煮汤的锅专门给我熬草药水,一折腾就是半天功夫了。孩子晚上都是我带,半夜起来两三次换纸尿裤和喂奶。每天一早就起来家里晃圈,好像心里有件很重要的事,可是就不知道是什么。
老妈也抱怨我,应该卧床休息,不应该起来那么多次,对身体不好。整个月子,宝宝几乎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觉。所以日常护理,倒也不想象中那么多事繁乱。可是她不知道就是因为她那句“不能”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安。她的不能就意味着我必须要分心分神更多的事情。尽管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心里茫茫然。她这样抱怨就更令我失望了。
我常常跟妈妈吵完架就坐在沙发上发呆。然后老公就过来软声细语地安慰我。我知道他是担心我产后抑郁,可是我知道我并没有,至少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只是在害怕而已。
好多时候,我都忍不住偷偷哭了出来。我不知道老公什么时候会变成另一个陌生的样子,不知道老妈什么时候会坚持不下去,不知道我身体究竟可不可以足够健康陪伴宝宝一起长大。而我还是个新妈妈,我什么都来不及学来不及做就仓促间生下宝宝,连包纸尿裤都是在医院的时候跟护士学的。我甚至开始忧虑我的职业生涯,我的收入能不能抚养我的宝贝长大。我开始发现我原来是一事无成的。愈是这样考虑,忧心的事就愈多。而我的身体又那么虚弱,做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能做,这就更加剧了我的无力感。
我开始无理取闹,连自己亲妈也几乎无法容忍我。如果那个时候,陪在我身边的不是我可以随意使唤的老妈,而是另外一个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女人,我真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下来。我真庆幸自己当初不管不顾地坚持要在广州生产,而不是听老公家那边的话回去他们家待产。
月子一结束,老妈就回老家了,因为老家的老爸一直打电话来催。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嫁了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孙子也是别人家的。家婆家公都还健在,外婆来就有抢功之嫌,万一照顾得不好也不好交代。这不是个例,我的婆婆当初也不肯帮她自己的女儿照顾外孙,原因也是一样。他们老一代似乎都在遵循某种默认的规矩。
很早之前,别人问过你的家在哪里?我很自然地说,广东!
结果那人却摇摇头:“那是你弟弟的家。女孩子的家是自己定的。女人一出生是没有家的,嫁了人才有。”
如今我再回想当初这句话,竟泪流满面。与其说,我在期待月子间的关怀,不如说我是在乞求作为一个女人应得到的尊重和爱护,乞求一个陌生家庭善意的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