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期1组 茉莉 第二周第三次作业

第二周第三天作业——情感心理类

【主题】:怎样劝导才有效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好好说话》P110

【R:阅读原文】

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

关键在于,我们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毕竟,还记得吗?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于是,随着理由与信念渐渐被强化,最后,劝导者只要问一声“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就很有可能将改变从念头激励为行动。

同时,这套提问方法,不只可以用于劝导别人,也能够用在自我激励上。因为许多时候,当我们在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到”那么我们就等于是在鼓励自己生产出大量“做不到”的理由。

由此可知,自我检讨和自我激励其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我们对自我的缺点检讨得越多,其实也就等于在合理化它存在的理由。

比如,许多得了拖延症的人,总是在检讨自己: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相信我,只要你孜孜不倦地问下去,这些拖延症人群到最后,一定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或个性中,找到不得不拖延的原因。

所以,如果真想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就别问“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而是要去问“为什么这件事我会不想拖延”。换一种问法,就能让自己的想法产生不同的路径。

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在劝导中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转换提问方式,都能避免负面理由的产生,而达到激励的效果。

Why:心理学研究认为,人都不喜欢被否定,当听到否定后就会产生应激反应,找各种理由来为自己未能达成的目标而推卸责任。

How:改变提问的方式,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从而推动事情朝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已完成最终的目标和结果。例如:不要问这个目标,我们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而要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完成了哪一部分,还有哪一部分没有完成,我们下面应该怎样做。

Where:这个方法在激励自己和劝导他人时都适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孩子在第2单元考试中考了93.5,比第1单元91分提高了2.5分。但是一年级的考试成绩是95分为及格标准,所以当我在拿到试卷后并没有查看试卷的情况下,就对孩子提出了批评。我的理由是91~95中间只有4分之差,我并没有提高任何的标准,并不是让你从60分提高到90分这么多。所以我说出的语言是,这次考试又不及格。

反思:说出的话语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反而增加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也打击了孩子对这一科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度。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第1步:先就分数对孩子2.5的进步给予肯定。

第2步:让孩子认真改正试卷的错误。

第3步:就产生错误的题,写出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第4步:整体讨论是新知识没有掌握,还是旧知识没有及时复习?

第5步:根据讨论结果制定新的计划,以求再下一次考试中达到设定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