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学习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和课程当中,遇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自我接纳,而当今社会中广泛流传的一个词还有自我提升。
以前的我一直都是在自我提升在路上,以励志的状态,不停的前进,虽然是有一些提高的地方,但是内心并不快乐。学习了自我接纳之后,内心平静、愉悦了许多,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自我接纳之后仿佛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动力去进行自我提升了。内心会觉得自我接纳和自我提升,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但是它们真的矛盾吗?
当我觉得它们矛盾的时候,其实是自己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简言之就是能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一种态度。自我接纳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能确认和悦纳自己身体、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正面价值,不因自身的优点、特长和成绩而骄傲;二是能欣然正视和接受自己现实的一切,不因存在的某种缺点、失误而自卑。我通过深入的学习其真正含义、请教他人以及反复的思考,终于明白自我接纳和自我提升之间并不矛盾,二者是以自我接纳为基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只表面自我接纳,而不自我提升其实是种逃避心理。自我接纳=这牌烂,但是这就是我的牌,我得认真地按照自己的思路玩下去。但自我接纳不等于接受现状然后混吃等死。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区,因为虽然看上去我们接纳自我了,但其实依然是逃避状态。我们逃避的是自己作为一个人所需要担负的成长和发展自我的责任。这不是真正的自我接纳。
另一方面,是自我不接纳的情况下,我们压根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自我提升,而是一味地陷在自我评判当中。只有以自我接纳为基础,放下自我批判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从而也才真正有能力考虑自我提升的问题。所有的在不接纳自己基础上做的努力基本都是对于自身的逃避对外界的顺从,这是生命适应外部压力的本能,算不得好坏,这是一种被动的力量,可以让我们适应社会,但是救不了我们。主动的生命力量来自于对自己的理解,清楚自己的情绪表达了自己内心什么样的渴望,然后与自己和解明白自己遭受的艰辛心疼自己,而不是苛责自己为难自己强迫自己。明白自己的过往就知道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这会自然带来一种生命的驱动力。我以前就是因为外界压力而对自己批判之后强迫自己去考各种证书,而不是出于内在动机,更没有自我接纳,所以那时的自我提升之路走的异常艰辛,提升之后也没有体会到快乐,只是感觉到终于从噩梦中醒来,学的知识也随之忘记。当我学会自我接纳之后,根据自己真正的需要去自我提升的时候,得到的是快乐、愉悦的感觉,人生也慢慢步入正向循环。
自我接纳和自我提升的关系应该是:我接纳自己,所以爱自己,所以我去提升自己的时候并不是出于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而是因为我想做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事情。自我接纳让一个人自我提升的动机从变优秀的功利动机变成了单纯对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所以,只有先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纳,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自我提升,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们的人生成长和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