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文章最为珍贵之处在于坦诚。在人间俗世,他们或许和今人一样乔装虚表,隐藏真实内心。但在笔下世界,他们决不装模作样,玩文字游戏,或者言不由衷,想鹿述马。所以他们的文章读起来很快就能进入他们的个人天地,与他们亲切地交谈讨论,成同道,做朋友,仿佛与他们同在一个时代,并未相隔世纪千年。特别是雨夜或者月下,静读细品,似在与知交漫谈闲聊,彼此敞开心扉,互相击节称美。在哪行行温暖的文字中,分明是他们灵动的思绪,真挚的情感,并无半点矫揉造作,丝毫扭扭捏捏。所有的话语,无论是华丽也好,质朴也罢,热烈也好,平淡也罢,总之,都是真实的,可信的,让人心里踏实安稳。那里有他们的人生,有他们的感悟,有他们的好恶,更有他们的真知灼见,超凡智慧。读懂他们并不难,只要常与他们对话,一定能受益匪浅,因为他们都是坦诚以待的,恰似一个相知多年的老友。
现代人的文章虚假得厉害,要么无病呻吟,要么故作姿态,很难有带入感,进不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事实上,也没什么真情实感。要么板着脸孔说话,要么低眉折腰说话,而且说的毫无例外都是制造出来的,并非内心的自然流露。对读者固然不愿坦诚,对自己也不敢直面。文中大部分都是无谓的说教,粗糙的结论,虚假的情感。不仅不能启迪人,打动人,甚至都不能娱乐人。这种阅读,很难让人有深入其中与作者交朋友的想法,绝对没有读古人文章时那种与故人推心置腹交谈的感觉。
文章的风骨既丧,情感又失真。剩下的就是些凭空想象,离奇故事了。博人一笑而已,永远登不了大雅之堂。为什么现在出不了可赖流连的经典,出不了如同风雨故人般的大师,就是因为写作者不够真诚不够坦荡。当然,真要毫无保留毫不掩饰,只能露出可怜兮兮的家底,那里可能家徒四壁一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