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经验分享报告——“赋能成长 ,蓄力前行”

尊敬的各位前辈、教育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向各位经验丰富的教育前辈分享我在课题的过程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今天的报告将围绕“赋能成长 ,蓄力前行”主题展开,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课题选题

1.立足教学实际,挖掘真问题

“选题源于日常教学中的困惑与挑战。”例如,我们曾发现学生在写作业时常常愁眉苦脸,通过观察发现,学生面对机械,重复性的作业确实心生厌倦。基于此,我们指导教师团队针对低年级设计了一套符合低段儿童的作业,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作业形式。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课题研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课堂的真实需求。

2. 关注教育热点,把握政策脉搏

“紧跟教育政策与学科前沿动态,能让课题更具时代价值。”以“双减”政策为例,我们的市级课题,主题就是“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低段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正是基于减轻学生负担、提升作业实效性的需求。通过设计基础题、拓展题、实践题等分层任务,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为“双减”落地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3. 打破学科界限,推动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点,十二小的程小霞副校长做的思政课题是做得最好的,他们的课题是小学课程“1+N”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教师团队,融合科学、美术、语文、数学等学科,在各学科的学习中,渗透思政思想,提升学生的政治意识。更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外、课外都能得到思政思想的洗礼。这种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教师跳出了传统教学框架。

二、研究方案设计

1. 目标明确,内容分层

“研究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内容要围绕目标层层展开。”例如,某课题以“英语口语平均分提升15分”为量化目标,内容设计涵盖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改革等模块。(展示思维导图)这张图清晰呈现了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课题的逻辑结构,供大家参考。

2. 科学选择研究方法

“方法的选择决定研究的科学性。”我们为教师总结了四大常用方法:文献研究法用于梳理理论基础,调查研究法适用于现状分析(如《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案例),行动研究法强调边实践边改进,实验研究法则用于验证假设。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需根据课题性质灵活选择。

3.规划步骤,细化时间(未完,待续)

“详细的时间规划是课题顺利推进的保障。”我们建议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1-2个月)完成文献综述与方案设计,实施阶段(3-8个月)聚焦实践与数据收集,总结阶段(9-10个月)进行成果提炼。(展示表格)这张表格清晰标注了每个阶段的任务与时间节点,帮助团队高效执行。

三、研究实施

1. 深入课堂,动态调整

“指导教师要走进课堂,观察真实问题。”例如,我们平时上课,磨课,研课,我们发现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便建议教师优化问题设计、明确角色分工。(展示课堂照片)这种“观察—反馈—改进”的闭环,让研究真正服务于教学。

2. 数据支撑,科学分析

“数据是研究的生命线。”我们指导教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展示图表示例)。对于质性数据,采用编码分类法提炼核心观点。科学的数据处理不仅能验证假设,还能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3. 定期研讨,凝聚智慧

“团队研讨是突破瓶颈的关键。”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研究》中,教师们曾因实验材料不足而停滞,通过集体研讨,我们提出“家校合作收集材料”“利用替代物创新实验”等解决方案。(展示研讨照片)这种思维碰撞,让研究更具生命力。

四、成果提炼与推广

1. 多元呈现,丰富成果

“成果不仅是报告,更是教学智慧的结晶。”我们课题研究的成果,其包括研究报告、优秀课例集、教学课件库等。这些成果既具有理论价值,又能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

2. 规范撰写,突出创新

“研究报告要逻辑清晰,论文要体现创新性。”我们建议教师按照“引言—方法—结果—建议”的结构撰写报告,并在论文中突出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改革等创新点。“成果推广是研究的延伸。

五、团队协作与沟通

1. 优势互补,组建团队

“合理的团队结构能提升研究效率。”我们建议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梯队,发挥各自特长,实现“老带新、新促老”。

2. 建立机制,高效沟通

“沟通机制是团队协作的润滑剂。”我们采用“每周线上交流+每月线下研讨”模式,及时解决问题,确保进度一致。同时,利用共享文档等工具实现资源实时更新。

3. 激励支持,共克时艰

“关注成员状态,激发团队动力。”曾有教师因数据不理想而气馁,我们通过分享成功案例、调整研究方向等方式,帮助其重拾信心。这种互相支持的氛围,是团队前行的动力。

4.多阅读

    说实话,真心是因为自己太多不足,所以,当自己有疑惑的时候就会去翻看书籍,因此,不断成长也是阅读中最大的收获。

5.尝试做公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