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什么写什么,本文不推敲文笔,以观点陈述为主。
相比“共享单车”这样自带情怀的称呼,总觉得“联网后的单车租赁”其实更恰当。
商业模式的灰色优势
除了传统的“租自行车”行为本身,互联网为共享单车带来了如下两个好处:
1、随时联网,用户自助支付和单车自开自锁,降低运营人力开支。
2、随时定位,从而保障公司资产安全,进一步可实现大数据分析。
从各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极好的大众消费领域的“物联网”产品设计案例。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分析,共享单车具备“高频+刚需+零成本的线下自展示”三个优点。一般产品如果明确具备其中一个优点,就可以被认为具有投资潜力了,所以像ofo、摩拜这样兼具3个优点的公司深受追捧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公司运营的角度分析,共享单车公司几乎没有仓储成本,户外广告开支也可以非常的少,这对于公司而言是极为有利的两点;但从外部人士的角度来看,这两点是不合理且不正常的。
市场上供需关系很难精确平衡,而库存作为供需冲突的缓冲区,在生产流通环节一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生产实体商品的公司一般都会拥有库存(排除JIT生产等少数情况),而“共享单车”是个例外。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明现有的单车运营模式为什么是不合理的。
某公司计划本月要在城市A投放20万辆单车,4个月后要在城市B、C各投放50万辆,因为产能可以满足120万辆/月,所以公司可以在本月就直接生产120万辆单车,全部投放城市A。
这样做对于单车公司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从生产角度来说,在目前前景明朗资本形势大好的环境下,设置较高且稳定的生产量有助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从运营的角度来说,过量的投放单车可以显著提高区域内的单车密度,这样做可以有效增强用户体验,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有车骑”;从推广的角度来说,做过户外广告的都知道“铺天盖地打广告”的威力,所以在区域内高密度放置视觉效果统一鲜明的产品是非常有效的地推方式;从后期计划来看,提前生产好100万辆单车,可以使后续B、C两城的单车投放更加迅速(甚至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提前,只需要将车从A城搬走即可),市场风险更低。
从以上4点中你可能发现,单车公司只需要卯足了劲生产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担心一般公司需要担心的“由于过量生产导致的资金无效积压和库存费用疯长”的问题。而过量投放带来“公共空间被侵占”的问题,则全部留给了公共管理部门和附近居民。
换言之,单车公司并不是消除了自己的仓储费用和市场费用,而是将成本转嫁给了地方政府和居民。这对于后两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共享单车公司其心不善,由于“共享单车”是新的模式,政府显然需要时间来适应,只是从长远来看,这些成本终究会以某种形式,回到单车公司身上。
前段时间,小黄车和摩拜的海外拓展之路受阻,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外国政府对于“公共空间”的理解要比国内更成熟一些,不出意外的话,之后国内的地方政府应该也会向外国政府看齐;这不,上海等地已经开始限制投放了不是?
ofo和摩拜的发展思路有何不同
我比较欣赏摩拜的市场思路和pr套路,但公司发展思路上倒是更欣赏ofo。
简单来说,
小黄车采用的是“以量取胜”的产品策略;摩拜采用的是“以质取胜”的产品策略。
摩拜的路子比较正,没啥好分析的,稳扎稳打就行;所以我站在小黄车的立场上扯扯淡。
对于小黄车而言,单车制造成本低,在相同资金的情况下,可以铺数量几倍于对手的单车,以提高区域单车密度;上文已经说过,这个密度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很大,大量的小黄车可以迅速培养市场,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而资本市场的头部效应很明显,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大鱼可以拿到更多的资金,获得更多的支持。在持有资金第一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双重加持下,ofo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例如改善产品),自然会有更大的机会碾压对手,保持行业龙头的地位。
至少在我的认知里,一个成熟稳定的行业,各玩家的市场占有率是比较难改变的,所以在行业发展的初期,保持第一才是最重要的。常听到有人说小黄车产品不如摩拜,我倒觉得,对于一家估值上亿的公司而言,如果只是产品比对手弱一点,除非对手手上握有重要不可复制的技术专利,不然抄抄就行了,可以用钱搞定的那都不是事儿,所谓的“产品劣势”几乎是不存在的。
但ofo有一点一定要做好,不然的确可能前功尽弃。
因为ofo采用的是初期“劣质品铺市场”,抢占市场高地和资本高地,以换得更多的用户和资金,在这过程中主动牺牲的是“产品质量”。那么当用户和钱拿到手后,ofo需要保持住自己的“第一名”优势,用资金继续扩大自己的优势(继续铺市场)并且弥补自己的弱势(改善单车质量)。一般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用资金扩大优势,但因为摩拜产品的确很出色,而自己前几批投放的小黄车损坏率又有点高,所以ofo可能不得不仔细考虑资金的使用方向。如果大多数用户都认为可以忍受小黄车的产品相对劣势,那么没问题,继续铺市场;但如果用户对小黄车的怨言过大,且的确出现比较严重的用户流失现象,那么ofo就需要尽快拉近和摩拜之间的产品差距,至少将产品质量提升到“用户最低容忍度”或以上,否则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产品短板”而使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盈利模式预测
最基本的能养活自己的模式:
押金利息+租金=运营成本(主要是人)+市场费用(逐年可减)+单车损耗累计+其他零碎开支
非主营业务收入来源:
(1)广告
(2)大数据咨询(出行数据能精准体现每日区域人口流向和聚散)
针对广告而言,充分利用“高频”的特点,单车公司可以和各种品牌商做异业合作,通过社交媒体和应用推荐去做推广。对于线下实体店,也能通过活动为商家导流(真人进店)。
但车身广告真心觉得不好做,马路上贴的都是黑广告,感觉没法治,完全想不出单车公司可以怎么管。还是只能做线上。
但话又说回来,只要ofo、摩拜拥有海量用户,兼具“高频+刚需+线下自展示”的优势,未来想象力爆炸,何必现在就想出盈利模式呢?
单车公司未来的运营模式
前提说明:
1、在共享单车这一模式中,马太效应明显,更多的单车意味着更高密度,更容易提高使用频次,有更强的用户粘性,带来更强的竞争优势(当然并不是说运营水平、市场口碑不重要)。
2、以下纯属个人推测,仅仅是我觉得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推测!可能非常错误,但请和善指出。
#正文开始#
还是先从“北上广深等多地出台新规规范或限制共享单车”的这则新闻看起。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分析出第一、第二点(第三点为个人理解):
1、地方政府已经陆续意识共享单车的过量投放和后续运维的不力可能会给公共空间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2、过量投放的负面影响还比较少,不至于立刻出台过份严厉的政策,政府还是给了“共享单车”较大的发展空间;
3、政府还没太想明白“共享单车”该怎么管,特别是灰色优势这块,并没有给出针对的方案。
从长远来看,一个城市内所能容纳的共享单车总量应该是存在一个上限区间的,而且在资本的热情助推下,共享单车有可能会是第一个接近或达到“单种公交工具容量上限区间”的。假设共享单车在A城的上限是100万辆,玩家们貌似没有办法自己来分配市场份额,那么问题来了。谁有权力分配市场份额?谁来决定单车公司可投放的单车数量?
1、假设分配权力在地方政府手中,地方政府决定并指定一家公司提供“共享单车运营”服务。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大概率的可行方案就是招投标。以目前的市场环境举例,城市A年度招标共享单车运营商,可能会关心以下几个指标:
+单车总量区间(不能太少,以淘汰实力不济的玩家;也不能太多,以免过度投放)
+更好的运营效果(对坏车率、单车日均使用次数等指标设定明确数值)
+单车产品质量(专家小组评估)
+承包金额(每年上交相关部门,谁的份子钱交的多就让谁来做)
每家单车公司派人参与投标,获胜者获得一年的单车经营权。如果未来市场是这种形式,那么单个城市内也就不存在同行竞争了。全国市场格局类似于“藩镇割据”,每家单车公司都会占据几个城市,实力强者占据的城市也就更多了。
2、假设分配权力在地方政府手中,地方政府决定指派几家公司共同提供“共享单车”服务。
这种情况下,通过招投标来管理运营商仍然是大概率的解决办法,但有个问题很难解决,如何分配市场份额?如何决定每家公司应该出多少辆车?对于单车公司而言,由于行业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所以他们肯定希望自己的单车数量多多益善,占的盘子尽可能大;那么制定规则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落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肩上。如果均分市场,那对领头的公司不公平;如果不等分,则拿到最大份额的公司就有了天然优势,非常有可能出现“强者愈强”的现象,这对其他玩家也不怎么公平。所以未来的分配方案可能会极大的影响甚至颠覆现有的市场格局。
3、假设地方政府不掌握分配权力,该如何管理“共享单车”行业,抑制“过量投放”的问题?
解决思路回到第一部分提到的灰色优势上。因为单车公司并不是消除了自己的仓储费用和市场费用,而是将成本转嫁给了地方政府和居民,将免费的城市公共空间当成了自己的免费仓库和广告展位,所以解决思路应该是让单车公司如实支付这些本应由他们支付的费用。具体的操作办法可能会是对投放入市场的每辆单车每天收取城市管理费(管理费的设定可以是单辆固定的,或者是根据投放总量阶梯递增的,视具体效果而定)。这样操作的好处显而易见,单车公司需要为自己的仓储费用和市场费用负责,灰色优势不应该是长期存在的;不考虑后果的过量投放会带来后续大量的“城市管理费”支出,对公司不利,继而对单车公司的精细化运营提出更高要求,督促行业玩家提高单辆效益。
总体来看,ofo、摩拜属于公共出行领域的创业公司,和“滴滴优步”一样,受未来政策的影响比较大,自身的盈利空间也会被“城市管理费用”挤压(或严重积压,只是看政策心情),所以我不是太看好主营业务的未来利润。
但话又说回来,有了“高频+刚需+自展示”外加“移动支付”和“精准大数据”,就算ofo和摩拜本身真挣不了钱,其实也是没关系的嘛!背后的资本爸爸们(阿里和腾讯)本身都不缺钱,把“共享单车”看成是用户习惯的培育工具,说到底也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嘛(手动滑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