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记得在公安一中埋头苦读,昏黄的灯光下,我们做完了当时的物理作业或者是数学作业,偷偷的拿出金庸的小说来,一边用眼睛瞄着窗外,一边情不自禁的看武侠小说,金庸小说陪伴了我们多少的青春岁月。旁边坐着的是刘伟,小伙子酷爱打游戏,妈妈天天跑到学校里面来盯着他,搞得我们忧心忡忡,无可奈何,还记得他走在一中的大门口得意洋洋的样子,旁若无人的跟同学们开玩笑,走在他边上的是他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老母亲,只为了能考上个名牌大学,那个时候的尖子生,竟然被各个班级班主任都推来让去坚决不要,沦落到这种地步,实在可悲,还记得他是藕池中学输送过来的高材生,是否考上了大学,是否已经成家立业,现在在人世间的哪个角落?我们已不得而知,世事无常,想起过往,宛如烟云迷雾。讲话轻声细语,有点扭捏作态,作小女儿状,带着一幅透明眼镜,瘦削而白净的面庞,个头不高,头发带点自然卷,只能有这么多的印象了。他也酷爱金庸小说,我们一起在课后会交流对金庸人物的看法,还记得我写完关于张无忌的一篇日记后,他看完后说我也不喜欢张无忌,性格太懦弱了,当时深以为然,引为知己。就是在刘伟那里我读到了碧血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碧血剑里的主角貌似是袁承志,其实是金蛇郎君。貌似写政治,其实写的是爱情。在这里不写爱情,就着袁承志写写袁崇焕,《袁崇焕评传》是《碧血剑》后面附着的一篇文章,是金庸先生根据清史以及一些传说对袁崇焕的翻案文章,大抵不能算数,只能偶然观之,虽说金大侠乃我心中偶像,天神一般的存在,读书观文,必须有自己的想法观点。
为什么清史对袁崇焕评价甚高?道理无非有二,一是袁督师把后金的创始人努尔哈赤干掉,把皇太极打的落荒而逃,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这么牛逼的人不能说的太难堪啊,否则的话岂不是说明了我们的努尔哈赤嗲嗲不牛逼,太差火?二是清朝的开国皇帝进关之后要用怀柔政策取得民心,他们要造成这样的一种舆论,我们是从李自成这里取得天下的,而并非窃取大明江山的人,是李自成谋反在先,而我们把李自成赶跑了,我们才顺水推舟帮邻居托管的,我们跟袁崇焕,跟大明并没有敌对关系(有没有敌对关系,管他谁知道呢),所以从名义上讲也要把袁崇焕说的高大威猛一点。
最近很多书上都在为毛文龙翻案叫屈,认为袁崇焕该杀,并无枉杀之理,他不懂政治,逼着崇祯皇帝朱由检用内库大银来支付军饷(皇帝老儿岂不是内心里都在滴血?跟岳飞找宋高宗要钱是不是一样?历史都是如此惊人的相似),他擅自做主与后金合议(就算你猜到了皇帝老儿也想合议,你也得掌握好节奏听老大的呀,老儿杀掉国防部长陈新甲不就是这个道理吗?不能帮我背锅的人,我要你作甚?最后就用叛国投敌的罪名结果了你),更为重要的是,竟然擅自杀了毛文龙,就算毛文龙再有不法,也轮不到你袁崇焕冲出来杀他啊,你有尚方宝剑,毛文龙也是有的,你就敢用此宝剑杀人了吗?(毛文龙驻扎在皮岛,地理位置优越,作为抵御后金的一股重要力量,可对后金形成爆菊之势),你袁崇焕为了你的合议之策,轻举妄动,杀掉封疆大臣,你要是赶跑了皇太极也就罢了,结果皇太极反而跑到我的家门口来了,搞得崇祯皇帝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下,你说你有没有罪?
其实,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相遇之初,就为后面的悲剧已经埋下了伏笔。袁崇焕夸下海口,五年之内平定后金可矣。崇祯皇帝大喜过望,宠信有加,给官职,给荣誉,给粮草,要啥给啥!袁崇焕后来自己说,只是骗骗皇帝罢了。他犯下了大忌,欺君之罪岂可轻饶?再等到后面的故事一再发生,崇祯皇帝哪里还顾得上当时当日的情分!所谓的反间计,所谓的投敌叛国之说,姑妄听之,不可信也。
东莞有袁崇焕,中山则有孙中山。历史功过,谁来评说?袁崇焕情理上肯定不该死,他只不过是政治上的牺牲品,后金关宁铁骑兵临城下,民怨沸反,如何堵住老百姓的悠悠之口,不得找个重量级的人来杀掉吗?难道是皇帝老儿自杀以谢天下,肯定不可能。
最合适的人就是你,袁崇焕了。
够意思的是,这个帝国还给你编织了一个投敌叛国的美好故事,模仿三国演义的蒋干盗书,用了一招反间计让你死的无怨无悔。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兔死狗烹,从来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