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氺慶
或许大家都在疑惑,“码垛”是干什么。
其实说白了就是把流水线上的货搬下来堆在特制规格的叉板上,然后让叉车叉走。(看上图,只是当时我们那条生产线是纯人力码货)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活儿。属于流水线最终端的一环。
没什么技术含量,纯体力的,只要掌握简单的堆放方法就可以了。
第一天到工厂的时候,在老伯和大叔们的指导下,我干了两把就基本掌握了码垛的规则方法。若不按这规律放,货就不能整齐的堆起来,也会影响货物堆放的稳定性。因为生产出来的饮料是成盒打包完了的,规则的长方形,必须要按着特定的规律堆放才能刚好占满叉板的空间,并顺利的堆砌到一定高度。
方法虽很简单,但体力才是考验。因为货是源源不断的从传送带上传过来的,你干活的速度还必须跟上货物下来的速度,不然就堵塞传送带,卡坏机器或损坏了货物。
像我这样一个体育科班出身的都很长时间才适应下来。
整个生产线分两个班,白班和晚班,轮一个月交换。工作时间12小时,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中间除了吃饭、上厕所可离开一下外,基本上没有其它的休息时间。因为机器一旦开启,一批订单量不生产完,是不会停下下的。而一般一个订单批量至少得三五天才能生产完,而且当时是在旺季,基本上停歇的时间很少,所以我们经常盼望机器出故障。\(^o^)/)
但是在那里的一个好处就是不用晒太阳,还有大空调可以吹。
第一天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期间一直在打退堂鼓,自己做思想斗争,想放弃,一是太累,二是没有技术含量,好歹大学毕业,干这种活多少有点拉不下脸。当时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
下班后,整个晚上都在纠结,但第二天还是鼓起勇气又回到了那里,当连续干了四五天的时候,经理看我眼神似乎有了些变化,似乎多了几分善意。(后来证明判断没错)
前两个星期都是在放弃与坚持之间徘徊。当一天下来,累的连拿筷子的力气都不够的时候,心中放弃的念头是那么强烈;然而第二天醒来,力气有所恢复,感觉还是可以坚持,就又再坚持了下,咱不能被人看扁。于是又坚持了一天。反反复复之后,也就适应了。
第一个月完了的时候,拿到了第一份工资,虽不多但满足感很强。有了 再坚持一个月的动力。
在这中间来过好几批人,其中也有像我这样年轻的五六个大学生。但基本上都是干不过两天就都走了。其中有一个,长的白白的,有点儿胖,跟我一样戴着眼镜,只是从我黝黑皮肤和精瘦的肌肉来看,还基本符合干那活的条件,而他却怎么看都不像,但是他还是坚持干了一周。
这类活,除了那些经常干体力活的大叔、大伯们,年轻人是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的。一是大多没有经受过这种锻炼,吃不下这个苦;二是缺乏坚持下去的意志力。我想后者是主要原因吧。
也许是他们都还有退路或更好的选择,因此有不用过多逼迫自己的理由。而我作刚毕业的人,或许当时心境、想法不一样,逼了自己一把。
期间一大学同学,因为家里矛盾跑了出来,也在我们那生产线干了一个多星期晚班,后来感冒了,家里又有事,就回去了。当时深感愧疚,把他拖到这趟浑水里。不过他也还是挺能坚持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我与几个共事的大叔大伯都聊得来了,其中一个是我老家的人,五十多岁了,他女婿是我们隔壁村的,与我哥是同学。后来我跟他住到了一块,每天一同上下班,两人平摊了租房的费用。我也就免去了找房子的麻烦。
另一个是湖南新化人,小老头子,已经60了,精神看着还挺好,已经在离工厂不远的小区买了房子;还一个江西的,稍年轻,四十多岁,家里有两个上初中的儿子。
由于我们四个人一个班,又干的时间比较长,彼此就都熟悉了。我们中除了江西大叔偶尔稍显懒惰,耍下滑头偷偷懒外,其他都比较本分务实,有时忙不过来,还相互帮忙一下。作为最小的,我自然也不能偷懒耍滑。
偶尔听他们讲一下家里的事或以前工作的经历,当然他们也问我一些个人的事情。但每当问到是否在读大学时,我都默认,不敢说自己已经毕业,也不敢说考上了研究生。也许是碍于面子,更多的是,说出真相,怕他们会陷入常识性的认识误区,我也会陷入解释的尴尬,与其多费口舌,还不如自认很low。因为在人前背负很多标签,是很累的,特别是那个时候的我。其实那时候,我只想跟他们一样简单,就干活挣钱。
从他们身上还是看到了很多优点。比如他们很少抱怨生活的艰辛,只是默默的干活;比如他们中有的已经可以安享晚年,靠着子女就能很好的生活,但他们都还是自食其力,认为还能动,就得做点什么;他们行动力很强,大小活都能做,没有年轻人眼高手低、挑三拣四的毛病。
我想,这些,是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