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某丁在一个群里发布了他关于区块链的新文,我打开看到前几句就被一句话惊到:“我告诉你,只要有耐心,有子弹,在区块链投资,那就是捡钱呐!”
我立刻在群里艾特他:“非常严肃地提醒你,这种话是不可以写的,投资是有风险的,作为刚起步的带头小哥,‘捡钱’不是慎用,是完全不可以用!你对风险的认识忒轻忒轻了!这是投资大忌。”
他回复:“可不就是这样吗?”
去年9月4号币圈暴跌,我看到许多007作业写坐立不安心神恍惚。私信他,我说“你太年轻了 ,” 是逗号,我下一句打的话是:“股市币圈的跌,你没感受。” 他已经回复:“是滴,你太老咯。” 他承认他还没经历过跌。
那个群我是群主,因为这些对话我迅速解散了那个群。在每个人都越来越忙碌,忙着打造自己这个超级个体的时代,做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才是珍惜注意力的表现。同时,币圈是疯狂,疯狂到肆意罔顾风险,在我做群主的群,我不希望看到。群里有不止一人在跟他学习区块链。
如果我是一气呵成,对他打出的话是:“你太年轻了,股市币圈的跌,你没感受。” 或许他不会立刻回复‘你太老’ 这种话。 他认为我说他年轻是对他的贬低,我想表达的是你没有历练过风险。我就是比他大,对他的回复我不生气,只是停止了对他的“教导”。
区块链如火如荼,2018年风声更甚,我没老朽到要与新技术为敌。因为想了解学习它,加了两个人的知识星球。另一个某咖的,花了几百人民币,禁言群尽是广告、骂街、有用信息无,用户体验糟糕。
感受不重要,做事的方法和目标才重要。这两个人给我的感受是不愉快的,停留在不愉快上抱怨吗?那一点用都没有。学习对方的成长路径,对对方的膨胀引以为戒。
在得到上购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是去年8月,之后各种忙,加上其他正在进行的专栏课在不停更新,我并没把《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仔细看完。昨晚因为某丁和某咖,我打开这个专栏,主要看留言。留言的007成员中,有一些我已经见过面,有一些在网络上熟知,这时候看留言特别有意思,你认识此刻带着光环的他,看他一路如何成长,看他如何从小白变成今天的咖。变成咖之后他的心态跟他当初完全不同。
这些都是正常的。从前我做过金矿的翻译,在利益,或者说突如其来的巨大利益面前,人类是会癫狂的。
在留言区看到一句话:总有人三番五次把打扰大家注意力当成自己价值观输出的唯一通道,以此获得关注。
对照此话,我自省了一下,解散群是正确的,不然我就是那个在群里输送我的价值观的人。我的价值观可能完全是错的。
粱宁在《产品思维30讲》里说:做产品,就是打造一个属于你的边界,从身边第一个用户开始,不断通过互动、反馈、改变、卷入新用户,形成一个大系统。
你本身就是一个产品,你推出一个产品,你这个人与你的产品是融为一体的。整合自己的有限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交付给你的合作者和世界,获得口碑。你的所言所行就是你推出的产品的一部分。口碑来自于产品质量和你传递出的价值观。
2018年,愿你愿我向这个世界交付你我的价值,并获得回报。而这个价值,我愿它是宁静不带浮躁,不带着焦虑气息的。
经历过2016年股市的跌宕,我不会相信币圈捡钱的神话。
学习是必须的。
赚钱是必须的。
捡钱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