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都有座西山。这是当然。只要在西边的山,都能叫做西山。我在的昆明西山更是出名。爬上西山,更能俯瞰到五百里滇池的阔景。这次来到西山也是一时兴起。从学校请了假逃回家。在家待够了便想着逃到西山。
早上八点到了西山脚下,坐地铁很是方便。本以为来的够早,大爷大妈已经或多或少、潇潇洒洒的向山脚,三三两两的归来。这些人已是垂暮之年,反而比现在大部分青年显得有活力。我暗暗感叹。加紧脚步往山上走,用“走”而不用“爬”,是因为西山铺设了通道。如果说去北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话,在西山则飞去龙门不可。从山脚走约莫7公里。才到达龙门的入口。这7公里虽说铺设了道路,却也不容易走整个过程于我而言是一次朝圣。
从山脚出发,并无什么有特点的景走了不久,甚至发现连其他山有的山泉,不知是不是季节的缘由,西山却也一泓不见。只能继续向上。在路上有许多老人或是上山或是下山西山,吸引我的原因,好像变成了人,我没有把自己看做另类,反而高兴得融入他们,这个大爷的收音机在放早间新闻,那群大妈的音响在播着太极,你瞧,多有意思,我也匆忙翻出手机,放着我喜欢的音乐,继续往上摸手,我不光听曲,我还哼着调,小时候来过西山一次,那时候的建设不够完备,还能听见狼啸,我想是这是这股野性保存下来的缘由,才让我也跟着小曲“长啸”。
西山不是什么圣山,但一路上的树又给人以肃穆之感,树干壮而粗,颜色浓而黑,不少根系捅破了土,彰显出强悍的生命力,根系像血管一样,隐隐约约的,仿佛能看到其中绿色的血随时都将喷涌而出,不用说,在我没出生时,这些树就扎根在这里,大概率上,在我死去的时候,这些树仍然护佑着西山这一方水土,是的,生命就是如此短暂且没有什么意义,我落魄的伤怀,接着往上朝拜,双脚发软,在这些伟大的生命面前,
我想下跪
跪他们的伟大,自我的渺小。
我还是忍住了这股冲动,加紧步伐,以防跪下。在这样的念头下,七公里很快就走完,后知后觉腿部的酸痛感确实在说我走了七公里,来到龙门的入口,接下来一段路程更为陡峭。在人员的推荐下,我选择了缆车。缆车票15块钱,一块钱一分钟,坐上缆车慢慢被托举,缆车的安全措施简陋,在上面,我不止三次的想,我摔下去会多难看。缆车一点一点往上抬,左手边藏着的滇池,终于显露出全景。滇池就像只琉璃般的鲲,湖面就是他的鱼肚白。这鲲温顺,夜晚才翻身,在这样广阔纯洁的景色下,再为悸动的心,也会安稳下来吧,这种感觉辐射给了树木,于是西山好像笼罩了一层辉,树也就跟着神圣起来,再把目光往上天气原因凝了一层厚雾在山顶西山素有睡美人之称,此刻美人笼上了这层纱,真有在水一方之感,这样奇丽的景色,尽收在我两颗小小眼球,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奇妙。
在被光辉洗礼过后,离龙门只有千步之遥,进入龙门,也花了35块钱。门票上写着龙门石窟赫然多了石窟两个字与幼时的记忆产生了偏差,我也没有多想,奇怪的是,龙门居然在下方要穿过几个陡峭的洞窟,在我疑惑不解时,龙门两个字刺入了我的眼睛,这龙门与我记忆里全不符,小小的龙门嵌在墙上,旁边的佛陀显得格外扎眼,还放着上香三十一次的牌子,显得可笑,我匆匆从龙门往出口跑,这个龙门已与小时的伟岸形象不符,走着出口,我才发现这出口是小时候上山的路,在商业开发之下,竟变成了出口,怪不得我记忆中的龙门是高高在上,如今变成了需要从山上往下寻,这种高大的感觉自然不会出现。
毕竟龙门是人文景观,如此的变化,我也没多大感觉,只是自然的景象,让我的灵魂受到了荡涤,不再一味的想逃走,在山里幸运的认识到自然的伟大,接下来也得去面对正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