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难,做女人更难”。不是吗?尤其是在一个历来重男轻女的国度更是如此,“女子无才便是德”,“唯女子遇小人难养也”的千年“古训”,使得我们的老祖宗从来都是讲女人放在从属的地位上,女子赋闲在家,料理家务,生养子女,无聊之余把缝补衣服的功夫修炼得出神入化,用小小的一枚针刺出了千古间人来人往,甚至是融进炎黄儿女血脉中的美丽图案。参观了小小的学习室,胸腔鼓动着,浮现一幅难以言喻的画面:容貌姣好的女子借着昏暗的烛光,捧着手里小小的图样,仿佛捏住了这世间一切的真诚和美好似得,低着头把骨血融进手里小小的针里,头发许会垂下几缕,岁月静好的模样!
十几个绣娘,围在一张方桌旁,三三两两地分了组,垂着头做着手里的绣活,偶尔遭了老师斥责,也不恼,安静地听着!很不可思议的,明明那都是几十岁的妇女,蜗居然看到了少女恋爱般的光彩,眼里尽是羞涩,羞涩之余是不自觉的满足,载满了欢喜!当很喜欢很喜欢一样东西的时候,才能流露出那样的眼神吧!我物理学的一点也不精巧,可最喜欢那句“万物都是永恒运动着的”,因为永恒的运动,才有了相对的静止!时间流逝间,容貌也逐逐凋落,但是独独喜欢是不会变化,不会凋亡的!仿佛我是能瞧到他们心坎里去似的,因为太喜欢手里的那针那线,才流出了小女儿似的情态吧!都说情不自禁最美,我看也是!
技艺是真的绝妙。毛毡上开出花来,美丽而妖娆!蒙古族的豪放许也只是表象,他们的女人妖娆而多情,花儿绽放在他们指间,图腾缠在臂上,绕出不可思议的线条。简简单单,却透着十足的诱惑!认真喜欢过的人会懂,那绝望而欢喜的坚持,那认真的渴望!冬日午后的风刺刺的,却并不尖锐,在这样有些尖刻地抚摸里,我清楚地听到了胸腔深处的悸动,像是再次见到往日情人似的,陌生而欢喜,忍不住上前,指尖轻磨着有点粗粝的毛毡,他不比丝绸润滑,也不比棉布温和,却多了一份少年人特有的刚厉,青青涩涩,惹人心痒!
这样的机会真是错过了便不会再有了。不是没有见识过华夏族的双面绣,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还有老师身上色彩缭乱的苏绣,那些周身缭绕着温柔气息的民族做出的工艺品一如他们的脾性,温柔细腻,染上小溪潺潺的灵动!可从不知道草原上豪放粗犷的汉子也是会钻营这小家碧玉的女红的!可能正如张信哲唱的歌一样“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爱是永恒的旋律”“明知不该去想,不能去想,偏又想到迷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爱是一种信仰,把这个民族的温柔印在了毛毡上,把他们的图腾刻在了历史长河上,生命不止,奔腾不息!
女人真是相当奇怪的,明明不长的一生,却心甘情愿地献给了子女和丈夫。深爱着丈夫,保护孩子,仿佛成了这生物的本能:用自己特有的温柔包裹着男人的强蛮有力,不教他们过钢易折;用自己的坚韧织成一张网,挡了外界的刺激,庇护着自己的孩子。在历史长河中,女人亲手绣的荷包,和“慈母手中线”无疑是最打动人心的!即使是再粗鄙的女子,也会为心爱的郎君缝补一件有着细密针脚的袍子:再粗心的女子也不忘在子女衣服新破的洞上,补上一枚小小的补丁。老师跟我们聊天的时候,笑谈她女儿衣服破了寄回家,让妈妈缝补的事儿.尽管看起来很微末,细枝末节间也藏着深深的爱!可能这就是母亲,这就是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