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材瘦小的小男孩,因为家境贫寒,所以经常吃不饱,穿不暖。
上小学时,他因为调皮捣蛋,几次差点被学校开除。
9岁那年,他的父亲再婚,娶了一个富有人家的女儿。
当这个继母刚到家时,男孩的父亲便介绍说:“这是全郡最坏的男孩子,说不定在明天早晨之前,他就会用石头扔你,做出你意想不到的坏事。”
但这个继母却微笑着走到男孩面前,温柔地托着男孩的头,认真的看着他,然后说:
“你错了,他才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子,他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孩子。”
这是小男孩第一次听到别人称赞他。
正是这句话,让这个性格中带有忧郁色彩的小男孩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就是《人性的弱点》的作者-卡耐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
能真诚的赞美别人,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养。只有多赞美别人,才会得到更多他人的赞美。
我们生来就是自恋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赞美别人的能力。
那些所谓的杠精、键盘侠并不是天生不会赞美,他们只是用言语来逃避自己的无能和自卑,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
某某书上,一个长相温柔可人的女孩晒出了自己的素颜照,虽不能说惊为天人,但对于大众审美来说已算得上是个美人儿。
她还幽默道:“感谢父母的不用整容之恩。”
下边的评论也是一片岁月静好,大家纷纷称赞这个女孩的美丽。
但有一条评论却打破了这个其乐融融的场面。
“长成这样还敢拿出来晒,你家里没有镜子吗?丑八怪”。
虽然隔着屏幕,我们也会想象这条评论的主人会是什么样子,大概是一个傲慢无礼,毫无教养,尖酸刻薄的人。
果然,很多其他的网友都纷纷反驳他,批评他。
如果现实生活中的他也总是这样恶语相向,大概不会有几个人会真心喜欢他。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可以不赞美,但我们可以闭嘴。
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赞美和肯定。
如果不能得到他们的赞美,很可能会让我们会变得自卑。
我的一位朋友,小的时候很喜欢画画,常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拿给自己的父母看,但是总会得到一句:
“为什么不把这些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尽干些没有用的事情。”
有一次,他花了很久的时间把全班同学的名字按照姓氏进行整理,一字不差的把他们背下来,然后兴致匆匆的跑到父亲面前说:“爸爸,我给你背个厉害的东西”。
父亲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吭一声。
我的朋友没有放弃,心想:“我只要流利地背出来,爸爸一定会惊叹于我的记忆力。”
于是他鼓起勇气,背出一个名字接一个名字。
尽管全程父亲没看过他一眼,甚至连头也不曾抬起。
直到最后一个名字,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了静音,空气也让人窒息。
等了几秒钟仍然没有回应,我的朋友只好带着满满的失落走出去。
他垂着脑袋和手,走的很慢,怕听不到父亲叫他的名字,但父亲最终也没有叫他一声。
和得不到赞美相比,沉默和无视或许才有更大的杀伤力。
心理学家说:“人性中最深刻的需求就是赞美,特别是来自权威或者重要的人的赞美。”
我们那些不积极、不自信的自我评价,常常是来自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尤其是父母和其他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人。
赞美拥有强大的力量,是成功的重要催化剂。它可以激发人的潜力,让接受到它的人永远充满自信和热情。
在追风筝的人中,不识字的哈桑喜欢阿米尔少爷念故事给他听。
但是有一天,阿米尔为了作弄他,像平常一样看着书,假装念着,说的内容却跟那本书毫无关系,只是自己杜撰了一个故事。
念完之后还哈哈大笑着问哈桑:“喜欢这个故事吗?”
没想到哈桑拍着双手,兴奋地说道:“你很久没念过这么精彩的故事了,太棒了,阿米尔少爷”。
这样的赞美仿佛让阿米尔找到了宝藏,激发了他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就在当晚,阿米尔写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这篇短篇小说无意间被阿米尔的父亲看见,但是丝毫没有要认真读一读的意思。这让阿米尔无比沮丧。
好在这个时候,父亲的朋友阿辛汗拿过那篇稿子,并承诺会认真阅读。
读过之后,阿辛汗给了阿米尔一张字条,在递字条时还特意加上一句:“太棒了”。
阿辛汗的字条中写道:“我非常喜欢你的故事。我的天,真主赋予你独特的天分”。
哈桑听了这篇小说之后也说:“你肯定会成为伟大的作家,全世界的人都读你的故事”。
果然,阿米尔最终成为了一名小说家,全世界的人都读他写的故事。
如果没有哈桑和阿辛汗的赞美,阿米尔可能永远也不会走上写作的道路,更不用说成为一名小说家。
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回应,就要先那样对待他。爱赞美别人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