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还想着11月还有个31号来着的,等早上缓过劲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弄错了,所以,今天就已经进入到了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了。
就好像没缓过神来的时候,两年就过去了。大概是在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还记得某位同学跟我说的那句扎心的话,他对我说:“我觉得你是那种让人交往越久,就越让人讨厌的人。”
我当时心头一紧,“为什么呢?”
“感觉吧!”
后来呢?真的两年了,之前还有间断着联系的我们,就没有再联系过了,但这话让我记得太深了,就好像刚说过一样。其实在生活过程中,曾经和我相识但如今再无交集的人,应该太多太多了吧,我想每个人都是这样,只是那些人,或许真的是缘分已尽了吧,但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讨厌我才无甚交往了。
有时候想想自己,是挺让人讨厌的,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就像吴敬梓大师《儒林外史》里的马二先生一样,忠厚至迂腐,又患得患失,好像懂很多东西,实则无知地可怜。
每天上班,坐在车上,都会看到车里车外很多的其他人,比如是那个站在下车门边上,和我仿佛年纪的上班族,一手扶着扶手,一手啃着馒头;或者是车外蹬着单车疾驰的追风少年,在飒飒冷风中一往无前。也许明天的这辆车上,站在车门边上一手握着扶手,一手啃馒头的那个人,就是我了;也许过几天,要赶时间的我就得踩着单车和公车飙一飙了。在这个车来车往,人来人往的芸芸众生中,我好像和这些周围的人并无甚区别,我们的生活轨迹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在不一样的角度而已,就好像魔方的棱块和角块,打乱之后,分布在了不同的位置,等调整好颜色的朝向,按照一定的公式换回位置以后,就殊途同归了。
所以我们应该无甚区别呀!可是,我和他们还是有区别的呀,我们每个人都是和另外一个人有区别的呀!我只有一个,马二先生也只有一个。
也许我们一致的地方都在于,身不由己、言不由衷,会讲很多很多的大道理,但没有实际行动,议事评文,只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不再愿意去听取更多别的意见和声音了,仿佛间,《儒林外史》的那个时代,还是在我们这样的时代。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生。”我可能真的是,成为我同学所说的那种人,终究还是不能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只是活成了别人认为的样子。所以来到今年的最后一个月,还是要向往年一样吗?还是要想很多人一样吗?去回首过去,展望新年?立下一个新心志,重新做人?也许真的是这样吧!
最近在看的书,又是埃勒里•奎因的“悲剧系列”,我起初想不通的是,女王兄弟为什么用了“悲剧”这个名词,有人被杀,有人被害,这就是人间的“悲剧”了?只是看到最后,才知道了,曾经最被以为不会成为被害人的人,最后落到与被害人一样的,甚至更让人唏嘘的下场,这才是“悲剧”真正的含义吧!
其实未来的日子,还是会和过去的日子过得一样好的,2017年是这样,2018年亦如此,因为陶渊明的那首诗还有下文呢!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折腾折腾,那就愉快地决定了,2018年撤掉家里的茶几,再把卫生间装修地漂亮一点。未来的日子,还是会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