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点来到了高中,一段暗黑的时光。学习上有更厉害的学霸,才艺上有级别认证的比比皆是,自己霎时沦落为了最不起眼的角色。高一的数学老师是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小伙,高高瘦瘦,白白净净,总是笑眯眯的模样…解题非常快,只是我们很多学生都听不懂,get不到清晰的逻辑思路。曾经以为是个人智商的原因听不懂,而后得知一年中大大小小的数学测验,他带的班都是全年级倒数,一年后便再也没看到他身影了。
高二数学原本是副校长代课,临开学前调去他校当校长了,学校只有紧急返聘退休老师回来任教。那是一个矮矮胖胖的老头,不苟言笑,认真勤恳,每次上堂都端着一杯茶,一堆教学材料,一块擦汗巾,解题方案abc三套,过程冗长乏味,云里雾里听的昏昏欲睡。于是乎,文科本来也不是很拔尖,数学更是把我推向了班级车尾。一开始我难以置信、不服气,拼了命想追回去,几乎每晚数学作业都可以抓狂几个小时,最后抱着小灵通“跪求”同学发答案。大小测验后,总偷听好学生对答案估分,然后心如死灰。通报成绩领试卷老师的眼神是最有故事的,骄傲自豪、温柔赞许、恨铁不成钢、漠然、嫌弃厌恶。现实一次次的打击令人倍感泄气,最后麻木式认命当学渣,在阴暗的角落里仰望年纪第一的女学霸,傲娇的面孔,拿到手软的奖项,幻想着要是自己该多好,十几年至今我还记得她的名字和走路时一甩一甩的马尾。
高三的数学老师是位冷面女士,声线高亢,雷雳风行,连班主任都对她忌惮三分,每每听到频率很快的高跟鞋声,就知道她来了。她把我从最后第二排(被漠视的位置)调至第一排,提问不会就到黑板前面对同学们站一堂课,讲过的题再错就罚抄到会为止,没按照板书认真做笔记就去储藏间闭门思过,一斜眼看我就心慌慌,自尊心被丢了一地,感觉每天她的课都是裸奔状,于是变得更加自卑敏感。作为从小到大唯一一个要求家长,且父母双方都必须到的老师,是我高三至毕业后几年的梦魇。现今回顾,心怀感恩,如果不是她的不放弃,她的严厉苛责,周末还愿意收我去她家补习,我的数学成绩怎么也不可能快速增长到及格线甚至更高,同时也练就了强大的内心。
高考之于当下学生而言,被认定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而那时的我,每每面对“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在全国就是几百名的来去”、“高考决定命运”、“知耻后勇”都深感无力,想着父母的艰辛就无比的自责,好在父母总说“尽全力了,失败也没有遗憾”。至于其他学科,语文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得分忽高忽低,带了我三年的语文老师也没有放弃我,一次次的谈话提醒我别太随心,注意应试技巧。政治课程的成绩也没让老师担心过,尤其是利用哲学原理去评析事件的开放题总是可以拿到高分,以至于活学活用到应付考试上,学会因人而异,分清主次。彼时最重大的决定就是高考时候,数学️科目上着重七十五分的选择题,几何题全力拿下,答题卷后半页的大题直接放弃,只答前面基础的一两个小题,结果证明还是赌对了。
虽然是学渣,人缘倒是还行。同桌学霸自第一天认识我就信誓旦旦宣称要学习,不会和我做朋友,勿扰,到分班几乎夜夜电话一小时起步;老师面前的红人,自习课从传便利贴写不下索性买个笔记本来写,一学期下来满满厚厚一本;隔壁班上学放学路上经常遇到的校友,一起喜欢nba,一起听谢霆锋,听她聊少女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