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尔看到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分布图,发现在最近几年来实际的人口增长量很大,在有史以来人类出现以来,整个的人口数量大概是200亿左右,但是现在有77亿还活着,也就是说1/3的人是生活在现在的,纵观人类历史怎么也有几万年吧,有1/3的人还活着,说明大多数的人还是活在现在的,也说明了现在人口的增长是多么的剧烈。
但是今天和玄武童鞋聊了一下,说起世界的人口增长有三个指标,一个是出生率,一个是死亡率,另一个就是增长率,这里面比较有意思的是增长率是一个独特的数字规律,而不能单单的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能够得出来的。
人口的增长大概分成5个步骤,第1步就是平稳增长阶段,大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差不多,人口总数维持不变,增长率非常的缓慢,人口围绕着一定的数值上下波动。人们会生很多很多的孩子,但是孩子的死亡率也非常的高,所以总的来说人口并没有很急剧的增长,大概在几百年前总体人口的价值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我们从人口曲线上看到也是几百年来人口的总数量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第二阶段大致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工业革命不只是改变了工业,同时也带来了医疗水平的变迁,尤其是整个欧洲同时也逐渐地向全世界扩散,影响到亚洲,美洲和非洲。良好的医疗率让人们死亡并没有那么高,能够多活几年,所以人口就会急剧的增加,非常迅速的上升。现在许多非洲国家包括前几年的中国印度之类都在赤烈,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全世界的人口会这么多,近期会增长这么快,死亡率减少了,出生率为此不变,当然人口的增长率就会增加很多了。而且在这个时期主要是以农业文明为主,人口的增加其实能够带来更多的生产力,作为劳动力获取最便宜的方式,大概就是生一个孩子了,他可以帮你干很多事情。
到了第3阶段,人口的红利就逐渐的下降了,也就是说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就可以完成那么多的事情了,劳动力已经不是必须,这个时候在这里面起到一个很重要作用的是城市的出现,有了城市的出现,人们逐渐脱离了土地。在生产方面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如果生一个孩子,那么它带来的产出,带来的价值,并没有它的消耗大,而且在一个城市里维持一个孩子的成本会很高,但是短时间内又看不到他对家庭的贡献和产出,所以城市的出现其实促进了人口格局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生育的观念,这个时候其实医疗水平还是很高,人们死亡率还没有那么多,出生率却逐渐的下降了,因为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孩子来提供额外的生产力和劳动力。
第4阶段是人们逐渐的开始,觉得生孩子的必要性越来越少,人口达到一个高峰之后逐渐的回落,曲平人们意识到需要孩子的传承,但是并没有那么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选择不要孩子。在这个时候人口就会逐渐的向下走,但是在此之前因为医疗水平的提升,人口的老龄率问题会逐渐的严重,当达到一定的时间新新出生的人并没有老人多,当老人逐渐的死亡的时候,人口会有一个急剧的下降,这个时候就是第四阶段。
第5阶段就是在前面人口经历过一个大的波折之后,会逐渐的达到一个平衡,医疗水平依然很高,但是出生率也不再持续下降。有一些人认为不想生孩子,但是总是有一些人认为生的这两种人的思想产出的结果基本上都达到了平衡,也就是维持了人口的平衡增长,医疗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极限,不可能无限期的提升人的寿命,提升人的健康水平,所以出生率和死亡率再次达到一个平衡,人口进入一个新的平稳阶段,脱离了第四阶段的高峰。
总的来说,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脱离了第一阶段,很多国家现在处于第二阶段,人口的增长率在逐渐的上升,在一些欧美的发达国家可能进入了第三阶段,人口逐渐持平并下降。对于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人口老龄率比较严重的达到了第四阶段,而且大家逐渐的减少生育率,那么养老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各个国家都有各个国家不同的举措,比如欧洲可能鼓励人们生育,对于日本来说鼓励生育似乎失效了,人们生育的愿望实在是不高,于是他就给当前活着的还在工作的人增加工作量,让一个人干更多的活来养活更多的老人。
渐渐的有些国家慢慢的都会进入第五阶段,但是这个可能需要几十上百年,经过几代人的更新才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当前人们的生育愿望还没有达到统一医疗水平,还有提升的空间,所以达到第5阶段,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前面谈到了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我们一直觉得我们最近的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似乎养老保险已经不能承受了,但是我们看看数据,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基本上是最好的时期(波谷),未来只会越来越差,如果现在都撑不住了,会很麻烦了。看上面的图,可以发现,社会保障体系压力最大的时候,是1966的,超过80%的人口都不是工作人口,我们能够挺过那段艰难时期,真的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