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爱琴海。
一层入口的大厅正在举行一场书画作品拍卖。
作品皆出自青年画家之手,画中的景物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其中各种风格的奔马图因为寓意好,成为大家竞相拍价收藏的热品。
每幅作品都配有一段讲解,一幅作品常常因讲解员富有感召力的润色而增色不少。看来语言确实是一个有魔力的东西,一个人的购买欲望可能就因为解说员一句打动心灵的话就做出购买的行动了,在消费面前,没有真正的理性者。
一幅《单马图》经过几轮的竞拍,拍出了本场的最高价:1500元,被一个站在后排的女性买走,幕后的工作人员马上把画装订打包,买主把画装入推车,推车上已经有好几幅画作了,看来也是个专业买家或者确实来自于书香门第。
你可能会觉得拍卖应该以万为单位才对,不过在这样一个借助竞拍模式的销售会上,是以百元作为起拍单位的。最初是以200开始,随着画作者名气的增加,起拍价也升致500元。
最富煽情的就是说画之人。个性的打扮已经充满艺术的气息,每一幅画都有着你看不出的背后意境,通过对作者的背景介绍,以及他的画目前在美术协会的价值,再谈技艺,画风,意境,绝对会让你产生不买此画是人生一大遗憾的冲动。
关键还有说画之人的鸡汤文:
我在今天举办的“一念之间——美学鉴赏会”的现场,最早看到过一对夫妇,他们在起拍价是200的时候,我看到他们举过一次手,后来就没有再举手了,再后来,我看到他们离开了现场。
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把生活过成这样!面对他们想要的选择,却选择了向生活妥协。
因妥协放弃的选择很多,这让我们同时也放弃了对美的选择能力。
生活还是需要一点艺术的,不要让自己活成那个样子。
委婉的语言里充满犀利的话锋,这就是文人的说话艺术。
不知道这句话对于后面购买者的触动有多大。反正推出的画都在一千元左右的价格被人带走。
喜欢艺术的人是看中作品本身,每一幅作品在他们看来就是代表着某种和自己接近的精神与寓意,买画,其实是在找自己缺失的那部分东西,如果看到了,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即便画的价格再高也必须拿下。
你能想象这是一幅在香港拍出3亿港币的名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