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的1本书,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命题,就像影响我的1个人一样难。在我的生命中,有很多影响我的人,也有很多影响我的书。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给了我不同的影响。
既然是命题作文,答案就交给自己的内心,文字落,人自出,书自现,就是最好的答案。
「序」
坦白讲,我学生时代妈妈对学习管的严,表面看似乖乖女的我,却有着妈妈不知道的叛逆。
我一直认为是在为父母而学习的,背着老妈看了不少琼瑶小说,毕业之后,丢掉书本,开始过着自由自在的无书生活。
工作之后,身边多了一个特殊的陪伴,大学同窗宋丹。她上大学时候的翘课和毕业后她对工作的认真和对自我成长的投入,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在给自己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她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态度深深的吸引着我。
在学校时,我属于每天上课雷打不动做第一排的人,她是做阶梯教室中高位的人,我自认为自己是优等生,我们不是一伙儿的,所以学校的交往并不多。
到了上海,因为距离拉近了,我们才慢慢有了深度的链接。每一次见面,我都是停留在原地,她却像是在坐着火箭一样,飞速成长。慢慢的,我开始对她产生好奇心,交谈多了我才知道她特别爱看书,那个时候她是我朋友里最爱看书的一个人。她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对美好生活的向望、对自身成长的渴望、以及自身言谈举止中散发出来的气质,都深深的影响着我。
我明白了我与她的差距,我是一个满足短期目标,走一步算一步的人,而她是有着长远目标驱动的人,一直在构建自己的人生架构体系。
我开始渴望成为像她一样的人,所以开始寻找我能接触到的她生活的轨迹,我也开始对书产生了爱慕。我让她给我推荐书单,或者关注她在朋友圈发的读书记录。她成了我入社会之后第一个对我有深远影响的同龄人,也是我放在心底的一个精神支柱,在我被工作、生活所困惑时,给我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实际帮助。
2019.3月初的一天,她微信我:“妞,推荐你一本书,非常值得看”。这本书就是《拥有一个说的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入手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卡,那是我毕业后一口气完整看完的第一本书,于我有着意义非凡的一本书,让我开始想成为自己。
1.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伟大的爸妈养育了4个子女,我排行老三。俗话讲:头生惯,末生娇,千万别生当中腰。更何况我家两个当中还有一个是男孩。所以小时候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最不受宠的那个中间腰里的受气包。求生欲强的我,人前十分讨巧。
我嘴巴特别甜,见谁都喊;
我特别听话,让学习就学习,偷偷的消磨学习时间,假装认真,但从不忤逆;
我被骂,只会自己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但是从来不敢顶嘴,更不会像其他三个兄弟姐妹一样摔门发脾气;
随着渐渐长大,我需要做妈妈的乖女儿,因为我表现的乖巧懂事,才能体现出妈妈的教育成功。
当我毕业到了上海工作,我嫂子正好怀孕,我承包了照顾嫂子。从没有做过饭的我,承包了家务,家里一来客人我就独自准备一大桌饭菜。我的厨艺就是这么练出来的。侄子出生后继续照顾侄子。
因为我知道我只有多干一些,才会让哥哥嫂子开心,也不让我妈丢脸。
再后来丢到职场,我总是希望对的起领导的信任,希望领导以我为荣,我成了工作中的“拼命三娘”。也成了妈妈嘴里的“女强人”。
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人生都是在为他人而活,完全没有自已。我没有信仰,没有偶像,没有想要的快乐。直到看到武志红在书里的开篇说: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我就像一个被电击了一下一样,告诉自己:我想要有一个可以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不为取悦别人,只是为了做自己。
2.改变,从体验开始
如果你还没有体验,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验会很容易感染到你,这是扩大体验很重要的方式。-------《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记得在闺中时,有一次哥哥请老外朋友来家里做客,我紧张的准备了半年,结果看到外国朋友之后只会讲:welcome to my home. Nice to meet you.饭席之间,老哥帮我翻译了一段话,是老外说给我的听的:作为生活在上海的年轻人,必须会讲英语,这样机会摆在面前时,才可以抓住。
从此我天天在想怎么可以学好英语,做梦都在地铁上用英语熟练的与外国人交流。但睁开眼,我还在原地。然后就给自己增加了一种心理暗示。想改变,太难了。
改变难,是因为我们懒;
改变难,是因为我们不够坚持;
改变为什么总是那么难?我们究竟该如何改变呢?
在书里看到一句话:觉知,需要有体验。想改变,也一样。这个定义,让改变,一下子变的简单了,在书里提供了一个改变自我实现的预言原则和方法:
1)要知道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是想象在指引现实
2)预言其实大部分是对体验的提炼和总结,所以不管是觉知你的预言,还是要改变,都需要从体验下手。
3)如果想要更积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就需要寻找机会,让自己体验到这个预言。
4)你可以问问自己,你希望的那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是什么,过去什么时候体验过,然后好好调动回忆,让自己去体验这份体验。
5)你可以去接近有类似体验的人,在他们身上学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验很容易感染到你。这是扩大体验的一个重要方式。
然后,我就开始跟上一类人,两个群体。从一个个小小的体验开始去践行,领读一本书,写一篇日记或者读书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不为自己的人生设限,不需要大张旗鼓,信誓旦旦的说:我要改变。去不断的挑战各种体验,在践行的沿途中,会遇到不一样的风景,去欣赏它,然后收获“啊哈”时刻,足以。
如此一来,有道理,被触动,将理性的知识和你自身的体验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
3.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武志红在书里说:他的名字有个“红”,是来自父亲的梦,出生后,他梦见自己在地里捡了一块红宝石,这代表父母在潜意识深处,对儿子有着巨大的积极期待,这种期待塑造了他。
这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妈妈跟我讲过外婆的梦:
妈妈说,在我出生的第三天,外婆在中午打了个沌,梦见一个小女孩扎着两个翘起来的麻花辫,头上戴着冠(戏里面文武双全的人带的一种帽子),坐着小船向她驶来。外婆便对我妈说,以后要对这个孩子好一点,这个孩子将来有出息,能文能武。
这个梦在今年经常被我提起,甚至让妈妈再现当初外婆说梦时的场景,并把它讲给书友听。因为我相信自己真的会如同妈妈继承外婆的期待一样,我有着不平凡的人生,所以我会以少数人的要求自己。
大多时候,来自长辈的权威期待和对我们对自己的积极期待,都是一份成就,不容小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韧劲儿的,要为这份韧劲儿给自己鼓掌。最好的期待,就是我相信你。
勇敢原本就是少有人走的路,如果你遇到比你更勇敢的人,请不要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比你更勇敢的人,他们没什么另类,只是想找到自己。
4.成为你自己
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从小到大,我感觉我都在为别人而活,我的生活没有自己。
30岁之前是为了父母,做任何选择之前都会想到父母的感受,怎么做父母会不难过?所以我一直是父母眼里的乖乖女;
30岁之后我是为了孩子而活,总想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在日后会不会是孩子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影响孩子的一生。
做事之前我会先照顾他人的感受,也可以说在意别人的看法。
比如我刚生完孩子那两年,断掉一切社交约会,因为担心我出去玩,婆婆在家照顾孩子,会不会成为她眼中不着调的儿媳妇。
再比如我在工作中不敢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同事对我的期待,凡事能做到101分,决不只做100分。同事有事找到我,不管我会不会,总是能给个路子往下走。
直到有一天读到这本书,书里有一个调查:你能不能想起五件事,你特别想做,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就按照自由联想的顺序,把这五件事写出来。这五件事,也许是很小的事,比如你一直想吃一种美食却一直没做。也可能是一件很大的事比如你想去一趟南极。
我大脑一片空白,我想起来我连最简单的吃美食都做不到遵从自己,因为我的记忆中是这样的场景:把好吃的买回来跟家人一起吃,妈妈心疼钱,会把你骂一顿;在外面偷偷吃又觉得对不起含辛茹苦养我们4个长大的爸妈。
哪一刻,我想走出去,去体验各种不曾体验过的事情,是真的自己喜欢的事。
当潜意识里被要成为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占了上风之后,磁场效应开始生效,我的身边吸引了来自天涯海角的志同道合的人,他们都是不出局的战友,有着不同的圈子,早起,读书,写作。
快四十岁的人,突然开始为自己而学习了。开始主动去参与一些活动,承担一些小小的责任,给自己积累了一些一讲就激动不已的故事。想拥有一个自己说的算的人生,就要自己导演这部戏。
我一直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为多牛的人,赚多少钱,有多成功。我只是希望等我老了,躺在摇椅上,儿孙们可以坐着小板凳,听奶奶讲年轻的故事,还恰好对他们有激励作用。
以前是听别人的故事,反观自己。一直活在别人的故事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焦虑。通过践行,把书里的金句活成了自己的案例,通过践行创造自己的故事,平静而有力, 这才是最好的自己,才有勇气讲出自己的故事,去照亮别人。
想想人生不过如此:年轻的时候设想未来,有了前进的方向,想去遇见未知的自己。老的时又在回忆以往的种种经历,曲尽人散,给人生一个圆满的落幕,这大概就是以终为始吧。
突然想到著名诗人鲁米的一句话:有一颗光的种子,种睚你里面,你必须用自己去浇灌它,否则它就会死亡。我将会用心去浇灌住在“我”里面的种子,让我成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