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老妈进行了一次大扫除,这么说也不是太恰当,因为我家不脏但有一点乱,主要是平常放东西时比较随意,显出来的而已。
每次我家逢年过节或者是有客人来的时候,我家总是特别整洁,可以说是纤尘不染。前几天我的帮扶人来通知我妈说:市县镇上都会下乡走访,让她尽量不要出去,因为这次很可能会抽到我们家。
然后我妈就开始打扫屋里,又是拖地板擦桌子,其实挺干净的,可她还是又擦了一遍,还把客厅里一些多余的东西拿走。(椅子凳子之类的)邻居来我家时都问:‘‘这是要来客人吗?打扫得真干净。’’
我妈就说:‘‘扶贫的人一会儿过来走访,家里有点乱,我打扫一下。’’
我看她这副样子我都紧张了,就说:‘‘妈,我先回屋了。’’
我妈看了我一眼说:‘‘回什么屋?人家为什么来你不知道?人家主要是来看你的,你回屋算怎么回事啊?这人还没来呢,就紧张上了,真是跟你爸一个样,那么容易就怯场。’’
我也回了一句嘴说:‘‘妈,你难道不紧张?那为什么每次他们来你都得打扫卫生,而且各个方面还都这么整齐?’’
我妈说:‘‘我这是给他们留下好印象,再说了,人家好不容易来一趟,更干净一点有什么不好?非得下不去脚,让他们觉得我们家窝窝囊囊吗?总之你就给我老实呆着,等人家走了,回屋还是不回屋随你,他们一来你爸往后缩也就罢了,你可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往后缩没什么用。’’
就在这个时候,我妈手机来了一条消息,是我的帮扶人,在扶贫一家人里的群里发来的说:各位领导已经出发了,请大家做好准备,没在家的,现在立刻回家。
我听着我妈念着这条信息,想到我的帮扶人王姐还真是挺操心,蛮不容易的。说来她做我的帮扶人已经快四年,好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她一头微长的短发,带着方框银边的眼镜,眼睛不大不小却很有神,不过让我首先记住她的地方是她的声音,声音爽朗说起话来很干脆。
我跟她没有太多的接触,这三年多我对她最深的印象就是她低头写字的样子。
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我家一趟,手上拿着最新的表格,指不定是国家又下来什么新的项目或是政策,她就在那里填表,待会再让我妈签字,有时候我也会签。
再把旧的抽出来,把新的放到资料袋里去,叫我妈再挂上。(扶贫的资料袋都是挂在墙上的,为了方便查找翻阅。)
她就这样来回弄这些东西,记得有一次我们这下雨她来了,快速地弄好一切,连歇都没歇就走了,她是跟着别人的车过来的,也得赶快跟着人家的车走。
前几天她来时,我爸妈刚好不在,她把表格顺着门的缝隙投进来了,我妈回后来她们两个视频,王姐看着叫我妈把表格放在资料袋里对应的地方。
可我爸举着手机粗手笨脚的,本来是照表格和资料带的,但他老照着我妈的手,结果就是几分钟的事情,用了不少时间才完成,也多亏她还算有耐心,脾气不好的早发火了。
做底层工作不简单,尤其在乡下面对的大多是一些中老年人,有点儿事儿都得跟他们多说几遍才行,一遍记不住,理解也费劲。
不一会走访的人到了,七男一女看样子都不属于同一部门,询问的问题也不同,有人问家庭情况,问医疗方面的事,还有我的身体情况,还有教育部门的人。
一看到他们进来的时候,我原本是想笑一笑的,但转念一想都不认识我这么一笑,不是显得挺傻?别让他们再把我当成傻子。没办法,敏感偏内向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容易想太多!我就坐在那里不说话了,所幸他们也没问我什么,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我妈身上,等着我妈跟他们说呢。
问得差不多了,他们就走了,毕竟时间少但需要走访的人多,他们前脚刚走,我爸后脚就回来了,我妈就问他怎么才回来?
他说他早就到家了,但看到胡同里停着两辆车,就知道扶贫的人过来了,在一边等着来着,等他们走了才进来的,怕不知道说啥,干脆不进来了。
我一听这话心里乐了,我们不愧是亲父女啊!在这方面太像了!这也是我妈常念叨的一件事,说我姐和我在这方面都比较随我爸,一点儿都没有继承她的优良基因。
我妈跟谁都能说上话,这是她的一大优点,今年她刚考出驾照来,她刚开始学驾照的时候谁都不认识,然后去驾校也就十来分钟吧,就已经跟别人说上话并且聊得很热闹。
我是做不到的,我的性格说太内向倒也不至于,但我是属于那种比较慢热的人,跟不熟悉的人交流的时候我会紧张,也不知道说啥好?
熟悉了就会好很多,我越会越来越放得开,可在不熟的人面前我显得拘谨,我的紧张很容易会被看出来,我说话的时候就带出来了,紧张时我说话的声音会有点紧绷,也会比较用力。
因此我每次跟陌生人说话,还得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的语调放平缓,我还需要多历练,才能彻底的改掉这个毛病,前方的路真是道阻且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