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的1万小时天才理论,真的有效吗?
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吗?
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会比只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吗?
这周看完了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厘清了我之前一直误解的几个问题。比如:上次和同事讨论医院的医生,并不是专家就一定比普通医生做得更好;再有我似乎找到了个人马拉松成绩一直无法有效提高的一些原因;还有身边厉害的人的一些特质。
最近也在尝试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来改进学习和锻炼,从短期效果来看,我能体会到对目标完成的信心越来越强。比如:制定了在某个日期平板支撑的时间必须达到5分钟,只用了几天就达成了阶段性目标;再有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我将产品的「功能与形式」详细地进行了分解,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当成一种普适的标准应用到需求管理、设计方案、设计评审等各环节,计划进一步加以打磨,形成自己的「心理表征」和「信息组块」。
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在工作中,仅有工龄和重复并不会增加我们的任何优势,工作多年反而认为自己处于一种“可接受”的水平,如果仅仅是在重复自己的工作,而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自己,那么能力肯定就缓慢地退化了。
当然,书也给了我信心,因为除了一些特殊的行业有年龄优势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行动」继续去提升自己,这个方法及实践就是本书的核心:刻意练习。
以下是书的一些内容解读。
1、为什么训练能让一个人表现突出?
安德斯·艾利克森在书里举了非常多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这一点:通过训练可以铸就天才。开篇就是他特训一位学员进行数字记忆的例子,通过他的训练,这个学员成为了记忆天才。莫扎特的天才被人津津乐道,但通过作者抽丝剥茧般分析,莫扎特可能在4岁左右就接受了强度非常高的音乐训练,由他的父亲、一位音乐老师全职辅导,才有了他非凡的表现。
在这一点上,作者给了我们普通人非常大的信心。传统上我们总认为某些人有「天赋」,但作者说所谓的潜能全部是可以被锻炼出来的,就像跑步、健身能够锻炼肌肉一样,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训练出潜能。
人的身体和大脑有极强的适应性,如果通过刻意的训练,就能够极强地改变身体和大脑的适应能力。比如人类做俯卧撑的世界纪录是一个美国人花21个小时做了46001个俯卧撑;再比如,伦敦的道路条件极其复杂,连GPS都会经常陷入混乱,但伦敦的出租车司机通过大量的高强度训练,他们大脑中负责导航的海马体比之前增大了不少。
因此作者说,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改变身体和大脑的适应性,然后进一步提升自我。
2、如何进行有效训练?
但我们大部分人也一直在学习,有可能还是996般地勤奋,为什么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呢?用作者的话说,是因为我们的训练方法不对。如果你一直很努力但没有什么进步,很可能是陷入了无效的训练中。
无效训练的典型特征是:一旦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此时再多的“练习”也只能被称作“天真的练习”。比如:我爱好打羽毛球,我通过和同事一起打比赛球技增长了一些,后续坚持每周去打但一碰到高手仍然是溃不成军,这种方法对进一步提升羽毛球技术基本上作用不大。所以,只靠练习时间的累加,是一种无效的方法。
还有一种无效的方法可能与我们的认知稍有矛盾:以为勤奋就可以。曾经有一段时间,公司鼓励员工参加考研,我也跃跃欲试,买了一大堆教材,每天晚上回到家就开始研读,坚持到很晚。但一天的工作下来,已经是精疲力竭,虽然人在“啃课本”,但大脑的运行基本上停滞。这种也是一种无效的训练,除非有专门的恰当的练习方法,否则即使加倍努力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想想我们上学时,身边是不是就有这种同学?最勤奋、最刻苦、最用功,但每次考试的成绩却很糟糕,我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那什么才是有效的训练呢?起点必须是「有目的地训练」。这个过程是:
先定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比如仍以打羽毛球为例,这个目标不是打多少场比赛,而是一个月内先把发球学好;
其次这个训练必须是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第三这个训练必须包含反馈,练羽毛球发球,要有一个水平高的教练去针对你的动作给予反馈和指导,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我们不可能搞清楚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现在离实现目标有多远;
第四,训练必须走出舒适区,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已训练三四十年之久的医生,在一些客观绩效指标的测量上,比那些刚从医学院毕业两三年的医生更差一些。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钢琴课,等到30年过去了,他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着那些同样的歌曲。
3、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最有效的「有目的训练」方法,除了上面所说的四点-目标、专注、反馈、走出舒适区外,刻意练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作者说真正训练的核心是我们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视觉形象。例如,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马上便会在脑海中“看到”那幅著名油画的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这个一个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说的是:人在当下的瞬间进行思考时所能调用的认知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一旦信息稍微多一点,需要临时存储的记忆多一点,我们的大脑就会运转不过来,会顾此失彼。
心理学家就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叫构建「信息组块」。信息组块就是把原来零散的信息整合成一个单元,这样就起到了信息压缩的作用,原本你是要处理多个信息的,就变成了一个信息。某个领域中经过长期训练过的心理表征,它一定包含了大量的已经封装完毕的信息组块。
把大量信息组织成信息的组块,并且通过反复地练习来实现对这些组块的快速调用,把对组块的处理内化和自动化。
以下国际象棋为例,普通人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棋子移动,而对一个大师而言,他除了看到棋面上的棋局变化之外,他还能看出两方的优势和劣势,接下来的走势,对手可能的策略以及自己可能采取的对应方案。对于同样一件事,新手和专业的人员看问题的深度和高度不同。也就是他们之间的认知模块、认知结构不一样,而这种差别就是不同的心理表征。对专家来说,他们能够把复杂的、大量的信息组成一个一个的认知模块,以这样的模块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当他在面对新情况的时候,能够快速调出过去的一些认知模块,从而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有更高效的方法。
4、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刻意练习?
我毕业后的第一家公司,当时销售部推行一种方式:就是让不同的销售员分别去饰演销售人员和客户,然后模拟实战情况进行产品销售。公司其他销售总监和人员进行观看,并在完成后针对销售人员在商务礼仪、公司产品介绍等方面提出反馈。告诉他这次销售哪里做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变,其他人有什么经验可以介绍。第二天,这个销售经理总结经验,再进行一次销售,然后其他人再进行评估和反馈。
我的老东家在销售方面做得非常不错,而且为行业培养了很多高级销售人才,被称为安防行业的「黄埔军校」,其实不仅仅是销售,对于其他岗位如研发、技术支持,从那出来的人都非常受其他公司欢迎。直到看完这本书,我发现原公司的这个操作非常吻合刻意练习的原则,所以大部分人的表现是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的。
刻意练习与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上存在着差别。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按照这个要求,可能符合这种严格意义上的刻意训练的行业是少之又少的,类似只有像国际象棋、芭蕾舞、体操、音乐表演等少数的行业。我们平时所在的大多数行业其实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很多情况下并没有最高效的方法体系和专门从事教练的一流导师。那应该怎么办呢?作者说,可以退而求其次,尽最大可能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来训练。
什么是刻意练习的原则呢?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如下:首先明确高绩效目标,想要实现哪方面能力提升;其次,要尽可能找在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专家,或者高手,或者经典书籍,目的是能够和这个领域高水平的心理表征进行对比,获得高质量反馈;第三,研究这些杰出人士或者成功案例背后可能的成功原因;第四,就是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训练。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的例子书中也讲了非常多,比如:69岁才开始学空手道的老人,通过刻意练习在74岁时达到了蓝带的水平,并计划参加棕带的测试;一个年龄已达30岁、从来没有真正打过高尔夫球的人,通过正确的练习,可以将自己变为一位高尔夫大师,他的目标是参加美国职业高尔夫巡回赛。
所以,在生活中应用刻意练习的方法,首先是找位好导师;其次是专注和投入,任何放松式的学习不会进步,专注地学习,基本上没有乐趣可言。
为了在没有导师的时候有效地练习某种技能,作者建议:牢牢记住三个F。这三个F,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
5、总结
《刻意练习》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我认为给了我们普通人提升自我的最佳实践方法之一。
要在一个领域快速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第一流的人,给你指导和反馈,在不具备这样条件的领域里,我们仍然可以退而求其次,最大程度地利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学习杰出人物的做法,研究他们可能成功的原因,不断尝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