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晚上突然接到高中最要好的闺密电话,她出差来上海了。那会已经晚上8点,在离我很远的一个区。我迅速问清地址开了100多公里接她过来,已经是晚上11点了。
我们俩高中三年一直一个班,友谊是在高三升级的。最大的标志事件是彼此吐露早恋的秘密。大学在两个不同的城市,我学中文,她学医学。毕业后我来了上海,她回了家乡。
这八年我们的生活应该是截然不同。闺密回家乡后在县城的医院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两年后和大学的对象领证结婚,生活在父母身边,偶尔加班妈妈还可以给她送饭。然后生了继承了她俩全部优点的儿子,现在儿子已经两岁多了。工作上已经成了科室里的骨干,常常有熟人会去找她帮忙。这次就是工作出差培训来上海。每天我们逛完后,她和老公儿子视频看着就很幸福。朋友圈大部分都是儿子的照片。
这八年我在上海创业两次,在国际学校上过班。搬家无数次,恋爱分手。在一拨一拨的学生客户中开始变的不太爱哭或者说什么事情都自己抗。每逢节假日只要有空就飞几千里回看家人。每年都会经历春运抢票。朋友圈偶尔会有鸡汤和工作进度汇报,其实就是广告。会见不同的人,但可以不洗头见的人很少,还要为几万一平的房子贷款而努力。因工作关系去过很多国家和地方,谈合作、作项目。
毕业8年后,我们走在江边,黄浦江的夜景非常漂亮。朋友咔嚓咔嚓拍照回去给儿子看。而我想回家乡的小城吃我爸做的那顿红烧肉。她说羡慕极了我每天自由自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这么现代化的城市,去过那么多不同的地方,生活全是她羡慕的样子。而我不仅是羡慕甚至嫉妒她能从校服到婚纱,永远不用考虑市场行情,工作稳定到领导不开心又能怎么样,下班有儿子陪,不用考虑房贷,全款付清已经考虑第二套。她说有理想真好,我说你过的真舒服。
毕业8年后我们的差距在哪里。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或者说这就是就是习惯性的羡慕彼此。讨论很久的毕业是去大城市发展还是去小城市发展,其实并没有答案。无论怎么选择,都在于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真的是围城,城里城外的生活,自己舒服才是最重要。只是既然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就尽力过的精彩。无论如何选择一定都有困难,走过去了前面就是天,从来做事情都是九苦一份甜。
我停下手上所有的活儿,陪闺密逛了这个城市值得去的每一个地方。聊了一个通宵,说了这么多年没说的话讲了这么多年发生的事情。似乎回到高中翘课的那些夜晚,彻夜卧谈暗恋的对象。后来我们都没和他们在一起,青春真是回不去,愈怀念。
《银魂》里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总是没有的人比拥有的人清楚。
毕业八年,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from《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