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岭(1920_2011.2.11),1920年元月出生在 河南永城一户农民家庭,家里有一些薄田,由于祖父勤劳,精于各种农活,在无天灾人祸时,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并勉强供其读书。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常常受到当地乡绅恶霸和区乡官吏的欺压,给父亲以深刻的刺激,加上祖上的教育,便养成努力求学,外出混世,升个一官半职,即可发家致富,又可改善家庭社会地位的光宗耀祖,扬名后世的封建思想。自九岁读书,乡村四年的初小生活是极其简单的,一切均很幼稚。但由初小转到区高小读书时,接触一些外来教员,思想上有所启发。并常听到抓共产党,杀共产党,其被抓被杀的人,都是些读书的学生,教书的先生,家里又有钱,他们会做什么坏事?曾对政府发生怀疑,但印象不深,不加过问,仍是埋头读书。于1933年考入永城中学附小读书,时常可以看到报纸刊物,对时事引起关心,加上抗日宣传游行的影响,增加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情绪。同时对蒋政府的不战而退出东北四省和多方压制学生抗日运动,抱有不满情绪。1935年秋,由于毕业考试成绩优良,免试升入永城中学。这时接触新事物的范围广,机会较多,对时事政治问题也更关心和敏感了。此时遇到一进步教师,介绍其大众周刊等进步书籍,受其影响很深,爱国主义的思想更提高一步。另一方面,政府的不积极抗日,且多方压制学生抗日运动更加激起痛恨这个腐败堕落,黑暗无能的政府,同时也曾见到共产党的油印宣传小册子,和听到一些共产党抗日的主张,和国民党对比之下,思想上也就更加羡慕共产党了。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当时校方仍千方百计的说什么,专心求学就是抗日,但也说服不了同学们狂热的抗日情绪,特别是南京失守之后,不顾校方的干涉,在进步教师的支持下,便自动组织下乡宣传,街头巷尾化妆,宣传游行等。寒假后朱松岭和一部分积极的同学参加了本县举办的抗日学生自卫团学习,从此结束了学校生活,离开了家庭,走上抗日救亡工作的大道。
在学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游击战术,群众工作后就下乡宣传和发动群众。很快区县动委会就组织起来,颇受群众的欢迎。但被当地国民党党政人员诬告为一群红党分子扰乱社会秩序,反动的国民党河南省党部便下令撤销活动经费,停止工作。在限制打击下,其抗日热情并未因此消沉,相反的更加高涨起来。大家募捐路费赴徐州五战区动委会请愿。决心请愿不成即参加志愿军,去台儿庄抗战。其结果还好,准予回县先抓住政权工作,然后再组织发动群众,经过努力顺利的撤换了一半旧联保主任,朱松岭被派往永四区天齐乡作联保主任,克服了一切阻碍和困难,直到1938年5月12号永城失守。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政治上,思想上的锻炼教育很大,完全看穿了国民党发动群众,团结抗日,仅是一句假的口号,进一步认清了共产党才是真正站在群众前面,积极领导抗日救亡的党派,于是思想也就更加接近了共产党,当时曾有入党的要求,但无人介绍。永城失守后,由于没有我党的领导,中央军狼狈抢劫而逃,国民党党政人员仓皇撤走,热情抗战的人士,也无一定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朱松岭决心赴延安学习。奈路费无着,预约同路之人不告先走,未达目的。但抗战之决心,并未因此而悲观失望。终于排除家庭的一切阻碍,克服很多艰难危险,东奔西走将较积极之20余同学,重新以学生队名义组织起来。这是1938年秋初,正当这一群热情抗战的青年,流浪徘徊之时,来自延安的12位干部,来到永城一带,办军政干部训练班。大家当然闻风而去,他们也很欢迎,学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游击战术,群众工作和部分的军事学术科,在训练班通过努力积极学习,在学习临结业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训练结束后,和几位同学一起回到了家乡,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帮助鲁雨亭组织游击队,并积极发展党员,成立秘密支部,任支书。后游击队编入彭雪枫新四军四师游击支队,第一总队,后任一总队一团三连指导员。于1940年4月,调豫皖苏区党委党校第一期学习。党校结业后,分到永城独立团政治处做特派员,在皖南事变后,调区党委当干部队队长。当时环境恶劣,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政治上思想上从来没有动摇过。坚持跟党走,抗日的决心不变。后任,新四军4师九旅27团保卫股长,组织股长,27团1营教导员等工作。到1945年8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团首长找大家去开会,告诉日本投降了,大家情绪异常振奋,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胜利了。
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_抗日战争结束了。全国各族人民兴高采烈,欢庆和平。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处于其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悍然发动反人民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人奋起自卫,领导中国人民,率领人民解放军,开启以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目标的人民解放战争。作为共产党的一员,人民解放军的一分子,朱松岭积极投身到这场为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之中。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历练下,朱松岭由一名解放军的基层政治工作干部,成长为解放军的优秀政治工作者。解放战争期间,朱松岭历任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六师18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63师189团政委,63师政治部副主任,61师治部主任。在解放战争前期,朱松岭跟随人民解放军从淮北到山东,从胶东到苏北,南征北战,参加大小战斗无数。其中较大的有:朝阳集战役,宿北战役,白塔埠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系列保卫战,南下苏北的益林战役。宿北战役是朱松岭所在部队担任攻击国民党整编69师师部人和圩的任务,仗打的很漂亮,胜利完成任务,国民党整编69师中将师长戴之奇的望远镜,左轮手枪都成了朱松岭的战利品。在讨伐郝鹏举的白塔埠战役中光荣负伤,这次负伤,由于他有较多战斗经验,听到炮弹打来的声音,迅速卧倒在旁边的水沟里,不然炮弹将在他的脚下爆炸,那他也就此光荣了。在解放战争大决战时期,朱松岭一直战斗在淮海战役前线,并再次负伤。有意思的是,此次负伤是在自己的家乡永城。1949年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向被围困于永城陈官庄的国民党杜聿明集团发起最后攻击,朱松岭在检查炮兵阵地时,被流弹击中。在解放战争向全国进军战略追击时期,朱松岭参加了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后,追歼逃敌进军浙南,南下闽东北,参加福州战役,其中指挥了占领罗源的战斗。解放罗源后,还担任了罗源军管会的主任。罗援是解放战争时期,二十一军攻占的最南边的一个城市。
1952年8月,朱松岭调任解放军二十一军63师任政治部主任,命令已经下达,即将上任,突然又接到新的命令。任命朱松岭为解放军二十四军72师政治部主任,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从此朱松岭离开投身革命,并伴随自己成长的新四军游击支队,第六支队,新四军四师,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解放军第二十一军,开始了在解放军二十四军的光辉历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朱松岭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留校担任中共党史教员,成为解放军院校第一批中共党史教员。随后又担任军事学院参谋系副政委,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这一经历,为朱松岭成为杰出的政治理论教育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2年,朱松岭重新回到,伴随自己参与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解放军二十四军。在二十四军工作期间,先后担任72师政委,70师政委,二十四军政治部主任,二十四军副政委,政委,是二十四军历史上任职最长的政委。
1978年,朱松岭调中央军委直属的解放军石家庄高级步校(后改名为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担任副政委(副兵团职),主管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在此期间,朱松岭深入教学一线,每学期都要给学员作当时的五门政治理论课(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部队政治工作)的教学小结,受到学员高度赞扬,在指导教员的教学中,提倡启发式教学,总结出“精、深、活”的教学方法。成为了杰出的政治理论教育家。直到现在,当年的年轻教员(现在也都退休)对他人给予高度的评价。
1987年,朱松岭离职休养。他作为一名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的老党员,仍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着,为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着探索。
写下了:
红旗颂
红旗背景在近代
红旗高举浦江畔
红旗插上井冈山
红旗再展遵义城
红旗漫卷大西北
红旗飞扬天安门
红旗跃进创过渡
红旗飘飘万代传。1989.9.9
路线颂
历史的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建设好祖国,就必须团结起来,高举共产主义旗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行改革开放,为加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艰苦奋斗。1989.9.9
历史颂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是雄辩的,历史是无情的,古今中外,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自己的言语行动写成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当事对立双方的言语行动写成的,自己吹不行,别人捧不行,文人随风倒的篡改和歪曲光大一面贬低一面,攻击其一点吹其一点均不行。其人为的历史更是可笑的,可怜的,可悲的,可耻的。1989.9.9
人民颂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人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民心向背是决定一切的,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这是古今中外历史的真理,人民万岁!1989.9.9
精神颂
历史的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忘记毛主席教导中华民族块头大,骨头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共产党的以党为公,斗私批修,井冈山的传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延安的作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1989.9.9
民主颂
我们的原则,党指挥枪,绝不允许枪指挥党,民主集中制,既反对极端民主化,也反对个人专权,专权可以压制一切窒息一切促成腐败促成分裂,民主可以动员一切,调动一切,团结一切,监督一切,社会主义民主万岁。1989.9.9
教育颂
历史的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真正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和影响,要想党不变质,国家不变色,就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坚持学习理论,增长知识,联系实际,改造思想的教育方针。1989.9.9
政工颂
历史的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思想就有什么行动,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教育人,改造人,培养人,使人们争做有理想,有文化,讲道德,讲团结,讲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积极性,主要依靠政治觉悟思想革命化,一定的物质利益,严格的组织纪律,三条缺一不行,政治挂帅,思想领先万岁。1989.9.9
以上这些,充分说明朱松岭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和高贵品格,以及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党和人民充分肯定了朱松岭的光辉一生,授予他大校军衔,颁发给他了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并给予了大军区正职的医疗保健待遇。
纵观我们亲爱的父亲,朱松岭光辉的一生,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具有爱国热情的进步青年,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刻,义无反顾,反蒋抗日,投身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洪流之中。加入人民子弟兵,加入共产党,在人民解放军的大熔炉中,在共产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成长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杰出的政治理论教育家,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党和人民给予了朱松岭同志,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的充分肯定。党和人民对他给予了,朱松岭同志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是革命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高度评价,作为朱松岭的后代,我们一定将继承父亲的遗志,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