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敏感期:
所谓儿童敏感期,就是人类某种行为、技能技巧及认知能力的掌握,有一个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对一定的物体或练习活动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反复操作,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敏感期。
错过这个时期,某种能力就很难建立,或者终身都难以获得;如果在这一时期给予关注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刺激,就会产生好的效果,但这个时期很短暂,一经消退就不会再来。
秩序敏感期、执拗敏感期
事实上,这两个敏感期和自我意识敏感期几乎是同时交叉出现的。
1.5-4岁 儿童发展到一定时期(可怕的两岁),在这个时期,我们会碰到这样一个情况:就是孩子不管做什么,他都有一个秩序,而且这个秩序不容别人去破坏,一旦遭到破坏,孩子的情绪就上来了。比如物品的摆放要规整、家里的拖鞋不能穿错、回家进门的次序不能出错、门铃响了,非要自己去开门,如果其他家人先行一步打开了门,那么孩子非要客人出去、关上门,然后再重新按一次铃重新开一次门…等等。
还记得我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我家住三楼,每次回家呢要先用刷门禁卡~然后把门打开~通过楼梯走到3楼~儿子第1个走进去~我第2个走进去~爸爸第三~到了三楼~我指纹开锁~儿子开灯脱鞋换拖鞋~我第二进门脱鞋换拖鞋~爸爸第三…很长一段时间都这样(秩序形成)。有一天一不小心顺序发生了一点变化,爸爸拿着东西觉得累了,我指纹开锁后就第一个进了家门(秩序破坏)。三秒钟以后儿子开始哭了而且是嚎啕大哭,他爸爸以为是他有哪里不舒服赶紧把孩子抱起来问他怎么啦,孩子一个劲地说,没有没有没有…然后继续狂哭而且一点都没有停的意思,爸爸一脸茫然,我突然反应过来…奥,原来是进门的顺序错了。我们儿子:儿子,是不是刚才爸爸第一个进门了,儿子边哭边点头并且嘴里含混不清的说“重来重来重来…”我就跟他爸爸说,我们重来吧,爸爸不高兴了说这孩子这么倔,不能什么事都依着他,孩子听到了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高分贝嚎啕大哭,我对他爸爸说你听我的你出来吧,然后他爸爸那就退出来,然后把门关上了。重新回来一楼开始新一轮的“门禁~进门~爬楼~开锁~进门”(秩序重置),做完这个流程,孩子开心的笑了。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是不可逆的直线思维,他以为世界是以不变的程序秩序存在,不容易变通。他们的思维里有一个预设的秩序,如果做错就必须回到从前,重新回到孩子预想的那个状态,秩序敏感期也是孩子建构安全感,建立好内在智能,提升逻辑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让他们的生活进入秩序化以遵守社会的规则的关键时期。秩序敏感期过的好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他会管理好自己,包括物品整理、时间管理、自我管理等。
在这个时期,我们不要错误的认为孩子是任性、胡闹、不可理喻,观察孩子有秩序的事情,并且满足他的需求,如果孩子要求重来一次,那就重来,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就安慰孩子的情绪,记住,一定不能谴责孩子。
自我意识敏感期
自我意识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个。保证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就等于保证了孩子未来人格的强大、人际的和谐和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应该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尽量满足这一阶段孩子的需求,使孩子变得快乐和顺从。也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轻松有趣的亲子游戏,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爱意和温情。
这一时期的孩子很喜欢重复,当他一遍遍的要求你重复他热衷的游戏时,你满足了他,他的自信心就在这时开始萌发了。
这个时期孩子有两个独立宣言
第一个独立宣言:我的!(他靠拥有某种物体来区别我和你的不同)
这个时期孩子有一个口头禅似的,喜欢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都是我的,妈妈是我的,爸爸是我的,外公外婆是我的,玩具是我的,幼儿园是我的…
第二个独立宣言:不!(表明我和你是有差别的,强调存在感)
在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出生0~6个月的时候,虽然我们看到在身体上孩子和母体是分离的两个独立的个体,但孩子他的潜意识或者他心理上他感觉他是跟妈妈连为一体的事不容分开的。到了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孩子开始了独立宣言:不!宝贝我们往这边去好不好?不!宝宝,你把这个东西给妈妈拿一下好不好?不!你把这个东西分享给小朋友好不好?不!
家长容易有三个误区:
第1个:认为孩子没有礼貌
第2个:会认为孩子不听话
第3个:会认为孩子自私不懂得分享
有一次一个朋友跟我说:她三岁的儿子很自私。
我让她举一个例子给我听听:她说有一天我有个小伙伴带了两岁多的宝贝女儿过来我家玩。小女孩呢看中个小哥哥的小汽车想要玩,哥哥怎么也不给小妹妹玩,搞的局面很尴尬。
我继续问她是怎么个经过:朋友说,当时我就跟他讲啊,来的小朋友是你的小伙伴也是我们的客人,她想玩你的汽车你就给他玩呗,那孩子就说不,我继续跟他说,你不能这么自私,快把玩具给妹妹玩,孩子继续说不,我就火了,说你怎么这么自私啊?你为什么就是这个样子啊?你所有的玩具不都是我买的吗?给妹妹玩!然后就一把抢过去给小妹妹了…我儿子他就开始哇哇大哭,后来我的朋友对她的女儿说:宝贝,我们回去了,哥哥不愿意我们到她家来玩,可是当我朋友要带小妹妹走的时候呢儿子又表现得很不愿意让他们走了。哎…尴尬死了!
其实我们这个时候是要支持到孩子,比如说这个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给小妹妹,不见得是不愿意分享,他只是在强调这个玩具是我的。这个时候,我们要首先帮助孩子确认这个玩具的物权。
我们可以这样说:宝贝,这个汽车是你的,是你很喜欢的玩具,现在小妹妹也想玩一下,宝贝你可不可以把你这个汽车借给妹妹玩一下?他玩好之后他会还给你的好吗?妈妈知道你是一个爱分享的人。我们会发现这个时候孩子他就很愿意把他的汽车分享给这个小妹妹,他可能就会很主动说好拿去吧。
的确,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很多时候我们作为“纯天然父母”,我们很容易只看见孩子表面的行为而没有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这样把原本的“宝马”汽车开成了“拖拉机”,还在一个劲的埋怨这台“拖拉机”不好…
爱孩子从懂孩子开始!让我们不断精进,做一个懂孩子的父母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