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田野教研,三年级聚焦的是整本书共读和语文课堂的高效。
关于共读,经过前三期的推进,我们已经清楚了共读的具体操作流程。寒假前,已经确定了年级共读的书目。开学伊始,各班共读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虽然共读的框架确定,但是对于读写结合点的确定还是有困难。马玲老师在交流的时候,指出:读写结合点可以与整本书的主题联系起来;可以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编织,力求有趣有意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欲望,有话可说。根据我们以往课堂的教训,还有不能为了写作而写作,这样机械的练习会让学生陷于被动的写作之中,实属百害而无一利。边听马老师的课,边纠偏自己的课堂,效果非常明显。
共读中,我缺少的是什么?
缺少对整本书的认真解读。如果不是有马老师他们先前的解读,我根本难以有深刻的理解。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进行平常的阅读,与学生的阅读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作为语文教师的阅读,不能仅仅处于这个初级的层次。与“整本书阅读”的相关书籍,读得实在不少了——《书册阅读现场》、《整本书阅读策略》、《与孩子聊书吧》等。每一本书的教学价值分析及挖掘是最显示教师功力的地方,可惜,由于比较困难,我平时就惧于研究,只求“吃现成饭”而已。要想有根本性的进步,这一步万万难可以省掉。我们要做的是,对每一本要读的书。一定要有先期的研究。一点点梳理,才有可能碰撞出有价值的火花。
其次,还缺少精神在场的感染力。《教学勇气》中说:“心灵深处直对心灵深处才产生共鸣,如果我们不能发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我们当然听不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自然,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质。每一个心灵在场的外在表现皆有不同。什么最能判断?恰恰是自己的心灵深处。有时候,这种感觉不可言说,可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都能感受得到。
与共读、晨诵相比,语文教材的学习就显得无趣。可是,课堂的有效性如果不能有突破,我们的其他课程实在要受很大的影响。
作为语文老师,对于课堂教学,常觉尴尬。因为看了半天,总会疑惑该教什么,又该如何去教。要么是很多细碎的知识点,一一罗列,语文成了纯粹的工具。要么是将眼光投注在不可捉摸的情感上,语文又成了虚幻的人文的代名词。如何能将二者平衡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从而既有兼顾,又各有侧重呢?甚是可惜,难以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劳永逸的方法。或许就这是语文的特点:一篇有一篇的特质,一个班级又有一个班级的起点,如果再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更是千差万别。
可是这么说,是不是就没有了一定的标准了呢?并不是。
我们共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其中对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讲得非常透彻。我又查阅了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教什么》,发现二者讲得实在是高度一致,区别是干老师讲的与课堂实践贴合更为紧密,更为清楚。主要内容的梳理:
1.文本与教材
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梳理清楚文本的内容之后,才能从中梳理出教材的内容。所以,解读文本范围要远远大于教材。而平时,我们对二者并没有思考,平常的做法就是借助别人现成的内容,比如教参和教案之类。这本没有错,错的是仅仅如此,没有一点自己的思考,这恰恰是教师专业发展上的重要表现。我们抱怨某篇文章有问题,控诉学生基础差,拿《教学勇气》中医生抱怨病号生的病不好医治的例子来说,显得非常可笑。
文本解读,需要关注什么?
1.文本解读首先关注整体
文学艺术作品的美,重要的是整体目标,各部分之间的匀称、均衡与和谐。如果我们在文本解读时见树不见林,得到的印象必定支离破碎,抓住片言只语得出的解读,是很容易违背愿意的,
2.文本解读必须把握内部特征
一篇文章的语言特征,我们可以关注叙述角度、思路结构,还要关注
(1)特殊字词的深层含义
(2)反常态的表述
(3)反复出现的词句
关注各种关系:如注重词句与词句之间的关系,注重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注重末段与前文之间的关系,注重首段与后文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各种关系已经涉及“思路结构”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叙述视角的问题,更加是文本的内部层,更不容易被关注和重视。
明确了“教什么”,要想有足够的自信,还要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如果没有想清楚这些,课堂中就会忐忑不安,说服不了自己。
为什么要教这些?不教那些?
1.由语文课程性质所决定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特点,我们不必掩饰,更不能矫枉过正。
2.由阅读特质所决定
张志公说:语文学习就是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就是通过弄清楚语文形式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再在理解文章的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为什么用这种语文形式来表达这个内容,也就是,从语文形式到文章内容,再回到语文形式。
于漪说:要真正读懂教材,既读懂字面,又读懂内涵,还要读懂字面和内涵如胶似漆的关系。
(其实,第二是第一点的具体阐释)
3.由文体特点所决定
一般体裁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文学作品类(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阅读与写作都是文体思维,阅读与写作一旦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
4.由学生实际所决定
试想,我们备一课,何尝下过这样的功夫,有过这么多的思考?
确定了“教什么”之后,是不是就结束了呢?并不是,接下来还要思考“怎么教”。之前我一直认为,确定了“教什么”之后,怎么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实际上却非如此。
在执教《燕子》时,我在“怎么教”上就没有去思考。对学生学习的起点没有准确的把握,以至于在检查预习中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课堂胶着于细枝末节上,不弄清楚不罢休,结果舍本逐末,造成了课堂时间的严重浪费。我还在为自己辩解:学习的起点即是如此,我这样做不是从学情出发吗?却没有考虑学生出现此种状况,恰恰是对学情采取被动等待的态度,没有作为,只在课堂上“撞运气”,不出现问题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怎么解决?如果再重新上,怎么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从长远来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不是一节课可以达到,而是一节一节的积累,一门课程与一门课程的质变。所以,目光要看到远方,扎实做好儿童课程,从而提升素养,减轻语文教材的压力。其次,要及时跟进和反馈。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通过一个学期就达到放手,是偷懒的心理,因为实际上是难以达到的。那么,在课堂中,集中解决带有共性的问题。课下,针对个性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指导,就会避免占用所有人的时间,从而将课堂效率的提升成为可能。
何其有幸,因为我们的教研越来越触摸到问题的实质。只有这样,现实的问题才有望解决掉,而不至于老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
希望自己在课堂上有长足的进步。不惧路漫漫,不怕途中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