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这篇文章不是讲述DNA鉴定和狗血剧情的,而是想探讨一个严肃话题:关于孩子的养育责任。
前几天在单位聊天,说起老人带孩子,一个刚刚结婚的女孩义正严辞地说:“凭什么不让他们带!孩子难道不也是他们的吗!”我有些惊讶,一句“孩子是你自己的啊”生生忍住了。毕竟这种父母给带孩子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思想并不是她自己有,而是现在年轻人普遍的想法吧。那女孩又补了一句:“反正我已经跟他们说好了,我只负责生,其他都是他们的事。”这个“他们”,就是指公公婆婆或者自己父母了。我只能笑笑,劝到:“你最好提前有心理准备,老人只是帮你的忙,如果你把这当做他们份内的义务,未来可能会失望的。”其实还有后面的想法没说出口:“就算老人把帮忙带孩子看作是自己的义务,你也不应该认为理所当然就丢给他们,还丝毫没有感恩之心。”
之前我文章里写过,由于父母没有退休又在外地,我家宝宝确实没有老人帮忙带,小一点都是我和老公两个人照顾,等我产假结束请的保姆阿姨,虽然很辛苦,但我也觉得没什么可抱怨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养育他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普遍的心态都是“孩子不只是父母的,也是姥姥和奶奶的,所以姥姥和奶奶自然有义务照顾孩子。”
也许是中国国情影响,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所有精力和资源都可以独享,所以就觉得自己的孩子理所当然父母也该管;加之很多老人“求孙”心切,一旦有了孙子或外孙就自然而开心的接过了养育的责任。可我始终觉得这种风气是不对的,会产生很多问题。先不探讨老人照看孩子的诸多弊端,因为这实在是老生常谈而又无法避免的问题(很多家庭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只能选择由老人照看孩子),就只说这种“老人帮忙养育孩子天经地义”的思想下,即使老人心甘情愿付出,也还是会衍生很多问题:
首先,老人长期的代位养育,造成了年轻父母的责任感缺失。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也是在长期付出和辛劳培育的过程中越来越深的,而现在很多老人对孩子生活起居一手包办,年轻爸妈几乎不怎么参与,甚至把宝宝丢在奶奶姥姥家小两口继续过二人世界。长此以往,爸爸妈妈对宝宝的感情会越来越淡,这也冲淡了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感。笔者老家一对夫妻朋友,婚后就是把孩子放在奶奶家里,宝宝所有事情都是奶奶打理,后来这对小夫妻吵架闹到离婚收场,妈妈竟然都没有要求孩子的抚养权,直接把孩子留在奶奶家自己选择了去外地,而随后父亲也找了新的女朋友去北京了,小两口离婚的过程谁也没有考虑孩子。现在离婚后各奔东西,孩子就顺理成章扔给了奶奶。我为这个孩子感到可悲,他未来的成长路上,几乎没有妈妈爸爸的身影,可能真的只有爷爷奶奶陪伴了.
另外,这种“你也有义务”的思想,容易增加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本来父母帮助子女照顾宝宝是帮忙,现在却完全被当成了义务劳动。养育宝宝不但辛苦,很多老人经济上也花销很大,不被子女感激不说,有时还要被各种挑剔,嫌育儿观念老套、嫌生活习惯不好。老人心里委屈,子女又毫无感恩之心,久而久之一定会增加矛盾,损伤亲情。相反,不管老人有任何养育上的问题,子女都应该心怀感激,耐心沟通,如果实在觉得老人的养育有问题,不如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聘请育儿嫂,科学育儿,老人从旁辅助更好。
还有,过分辛劳也是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威胁。照顾宝宝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尤其宝宝小时候,照顾起来经常吃不好睡不好,长期的睡眠缺乏是健康的大敌。很多年轻的爸妈都吃不消,更别说年过半百的老人。把育儿的辛劳工作都丢给老人,真的会把人身体压垮。笔者另一位女性朋友的妈妈,就是因为长期照顾外孙,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原来非常好的身体,却在好不容易把外孙照顾到幼儿园这一年查出了癌症,让人唏嘘。
所以,真希望能呼吁一下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孩子不是别人的,孩子是自己的!不要心安理得的把养育的责任都丢给父母,自己要尽到责任与义务,毕竟,付出才是爱的体现。没有自己的真心付出,将来怎么能坦然的告诉孩子你爱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