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两周多的时间,小太阳们也越来越适应学校与班级的生活。有不少老师和家长问我,老师,我们班的(我的)孩子不听管,批评和夸奖都没用,惩罚措施都有了也没用。不知道怎么办啊?每次听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都特别想问一句:你们的奖励是什么?惩罚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惩罚与奖励必须是符合孩子需求的,才是有效的。什么意思呢?我想很多人都会困惑。那么我来说一说的看法。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惩罚无非就是打或者骂,甚至是严厉地呵斥,而奖励呢无非是玩具、美食等最直观的东西。事实上,这些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极度无效的。注意我用了极度无效,所以我是极度不赞同对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实施打骂策略,为什么这样说?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批评的多了就疲了、习惯了。这些话都是人们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孩子好了伤疤就会忘了疼,成人也是如此,就像很多人明明知道玩手机熬夜不好,甚至因为玩手机熬夜导致生病,但是只要这个病没有危及生命,在病好之后人会戒掉手机吗?这个概率有多少大家可以思考下。我想大部分人依然会玩手机,玩的乐趣早就已经抵过了曾经的病痛。所以孩子也一样,一时的打骂只会让他们那时那刻懊悔不已,可是一旦其他愉快的事情发生,大部分孩子都会忘却曾经的痛。皮肉之痛真的不算什么,所以它无效。
我不赞同打骂孩子并不仅仅是它无效,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很脆弱很敏感,那么父母的打骂只会把他推进恐惧的深渊,对他的性格养成极为不利。所以我希望所有的父母认真看完这篇文章。那么我们对待不乖的孩子,到底该如何惩罚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惩”字,上面是征服的征,下面是心。就我的理解来看,惩字代表我们要征服一个人的心,而罚字的下半部分是“言”与“刀”的的结合,这个组合似乎在告诉我们,惩罚就是要用刀一样锋利的言语征服一个人的心。因而我们仔细思考下,打骂就能征服一个人的心吗?我想未必吧。像刀一样的言语是什么意思呢?坦白来说就是,我们在批评惩罚孩子的时候,言语必须一针见血,说到重点,也要说到孩子的痛处,要说他最不喜欢听的话,而不是大道理讲了一堆,看到孩子态度变好就不了了之。
在说真正地惩罚之前,我希望家长先了解几个问题,一是您的孩子最喜欢吃什么,玩什么?最想做什么?最希望爸爸妈妈能为他做什么?等。二是您的孩子最不喜欢什么?最不喜欢父母怎么对待他?(比如忽视他,他能接受吗)最不喜欢听到别人说他什么呢?(比如我会说:你看你不像个男子汉,你不乖,你是男生吗?)如果这几个问题您都清楚的知道,那么恭喜您,因为这说明您很了解您的孩子。如果您不知道答案,那么我希望您能多留意。
所谓惩罚,重在征服孩子的心。依据我以往的经验来看,真正地惩罚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作为父母您要给他最不想要的,他最不愿意接受的;当然也可以不给他最想要的。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自己错误的不当的行为,然后不再犯。所以我们的目的是他要记住错误,在惩罚时,一定要给他最不想要的。比如说我们班有个孩子最不想要的是上课老师点他的名字,说他做的不规范。那么我怎么做呢?我在他不规范的时候,就要在全班指出他的不当,然后告诉他:如果你不改正,我以后依然会这样。但是如果你能改,我就奖励你,不再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说你,这个孩子说我不要你说我,我改。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妥协,您必须明白:如果您给了孩子最不想要的,那么他一定是会抗拒的。您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原则,执行你们制定的惩罚。一旦你们妥协退让,那么孩子就知道凡事有余地,有退路。这样惩罚也是没用的。
几点忠告送给大家:
1.惩罚是给孩子最不想要的,或者不给他最想要的。奖励相反,运用得当,才会助力孩子成长。
2.惩罚与奖励没有讨价还价之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原则就要坚持,您的妥协就是对孩子的放纵。一旦有余地可循,孩子根本就不会接受原定的惩罚。此外,惩罚不能有A或B两个选项,惩罚只有一个,不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3.不要觉得现在的孩子要讲道理才对。讲道理是分孩子的,一味的讲道理就代表没有原则。道理要讲,批评也要给,必要的时候惩罚必不可少。
4.惩罚措施一旦制定,父亲与母亲一定要全力配合,统一战线,严格执行。您必须告诉您的孩子,什么是规矩!
我是静静,谢谢您的支持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