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教育的目地也并不是让学生成为考试机器人,我想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索,才是教育应该有的目标。在课堂学习中,如果改变老师的位置,让老师成为一名提问者和适当的引导者;如果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我想这样的课堂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记得听过一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老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信息技术?”,很多学生都说“学用电脑”老师问“你是怎么想的”“因为我们就在电脑教室里上课啊”,接着老师让学生,同桌两人为一小组一起看书,找一找。不到1分钟就有几个小组代表举手了,老师逐个走到他们身边请他小声地告诉老师,不管是否答对,都给他们一个鼓励的微笑。了解全班6、7个小组学生的答案后,再以对话的形式,随机抽取5组学生站起来回答,到这里至少有60%的学生,参与到了“什么是信息技术”这个问题中,最后提问全班同学还有没有不同看法,这时没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较为简单的概念题,在课本中已经给出了很详细的说明,可以说,学生一目了然就能找到正确答案,但是想要正真理解,是需要更深入的思考的。
于是,老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你认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老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1分钟,再以四人为一组,给组员编号1到4号,展开小组讨论。这样先让学生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再通过小组讨论把自己的想法在讨论组内说一说,随后抽取任意编号任意讨论组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至少让全班学生都积极的去思考了我提出来的问题,因为编号是临时编的,也是随意抽取,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别上课喜欢“滥竽充数”学生的侥幸心理。
最后,进行情感的升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那么,我们在互联网中穿梭时,需要注意哪些?”经过前面两轮的互动,学生们已经比较放松,这个环节大部分学生都跃跃欲试,积极举手,老师以随机抽取座位号的方式,请学生到讲台前面来回答,要求讲一个自己听到或者看到的小案例,来说明问题。上到这里这堂课已经接近尾声,老师请学生举手对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总结,说说这节课他们的收获,写一写课堂自我评价表。
整个课堂中,老师更多地只是提问题,给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进行对话,并不直接教学。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新增的学科,由学生通过自学,对话,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信,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信息技术道德修养,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将所学知识内化,避免“死读书”,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想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