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背书,孩子们最头痛。记忆力好的孩子相对容易些,读上几遍即可;对于,记忆力弱的孩子来说,真是难于上青天,读上N遍也无济于事。一篇课文,早上、中午、晚上,各个时间段读,想要做到熟读成诵,可得费一番功夫,读到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记得多年前,教过一个孩子,一首《静夜思》,在我面前读了不下二十遍,仍然不会。
昨天预习《桂林山水》时,就告诉孩子们,要全文背诵,顿时,教室里一片唉声叹气,叫苦连天。对于写景类的游记,更是难以背诵,心里想着上课时就着重指导孩子背诵吧。
一、指导好预习,把预习落到实处。
平时,多半口头说一声预习课文,许多孩子就是象征性地画画生字词,以便组长检查。虽然深知许多孩子敷衍预习,流于形式,可鉴于时间有限,也只得作罢。
昨儿个,课堂上带着孩子们预习课文。第一遍出声地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看注音多读几遍。第二遍出声地读课文,注意流畅,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第三遍,出声地读课文,读完课文有什么想说的。第四遍默读课文,动笔圈画词语、句子,可以写心得,结合课后思考题,在文中找找答案。
深度的预习有利于孩子们熟悉课文,对上课、背诵都能事半功倍。
二、抓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半节课预习后,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就非常简单。孩子们能很快找出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知道第一自然段总起,交待作者玩赏桂林山水,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漓江之水、桂林之山,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抒发作者热爱赞美桂林山水之情。
对于文章的结构了然于胸,就如同盖房子有了主体框架,孩子们在背诵时有物可循,不会跑错道了。
三、找准段落特点,化整为零,化零为整。
文章的第二天自然段,仅有三个句子。第一个句子,把漓江之水同大海、西湖对比,得出漓江之水的特别。大海是“波澜壮阔”,西湖是“水平如镜”,抓这两个词,同时关注到搭配的动词——“看见、玩赏、看见。”如此一指导,许多孩子第一句立刻就会背了。
第二个句子是一个排比句,写出了漓江之水“静、清、绿”的特点,引导孩子们理解作者如何分别从感觉、视觉、色彩三方面描摹水的特点。教师引读、同桌互读,不一会儿,背诵这个长长的句子,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第三个句子,是写作者坐在船上的感受,以船在前进和岸在后移对比,侧面衬托出漓江水之静。
三个句子分别背诵后,连成一段背诵,就容易多了。昨天两节课就完成这么多教学任务,要求孩子们回去巩固课堂上背诵的一、二自然段。
今天学习第三自然段,孩子们发现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也是先把桂林的山同泰山、香山对比,接着写出了桂林之山的“奇、秀、险”。在多种朗读形式下,也很快会背了。
四、抓关键词,连词成句。
第四自然段 仅有一个长长的句子,一二两个分句“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仅需着眼“围绕、倒映”即可;中间三四五三个分句,着眼于“空中、山间、江面”三个自上而下的地点;第五个分句是一个比喻句,抓住比喻词“像是”及喻体“画卷”;第六个分句抓住古诗句。画出这些关键词,孩子们依次背诵,效果不错。
五、想象画面,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有助孩子理解背诵。
陈淼的这篇散文,画面感极强,指导背诵时,借助图片,效果很好。如漓江之水的三个特点,出示图片,孩子们很自然地说出水的特点,以及作者如何阐述的;如桂林之山的三个特点时,那么多的比喻,用图片来展示自然无须我多说,一看就明白;最后结尾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画面一展示,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诗句。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象的图片,有利于孩子的记忆。
今天上完课,许多孩子纷纷向我嘚瑟,“老师,我已经会背了!”只是,还有一部分记忆力弱、理解力差的孩子,课后还得加把劲。
背书这个老大难,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得多多教给孩子一些记忆的方法,降低背诵难度,让孩子们爱上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