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星期四,陪老大到麓山南路的理发店去理发。不料,店里等候的人特别多。为了消除排队的无聊感,我们去了边上的“弘道书店”。
走进书店,随手拿起一本诗集——余秀华的《月光落在左手上》,眼睛扫过“余秀华”三个字时,有片刻停留,突然觉得好熟悉,“这个名字我一定在哪里看到过……”
哦,我想起来了!在董卿的节目“朗读者”中,我听到过她的名字。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期以“青春”为主题的朗读,节目中有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有歌手老狼,有导演冯小刚,也有诗人余秀华。
曾经,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觉得诗歌是一件极其雅致的事情,是文人墨客的日常,离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很远。但是,自从那天我读到了余秀华的诗,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她,是一位农村女性,长期生活在乡间。她,一出生就成了脑瘫,终身不能正常走路和说话。她,其貌不扬、家境贫寒……这一切,似乎都与人们心中“女诗人”的形象相去甚远。
但她依然紧握住手中的笔,大胆地憧憬着心目中美好的爱情。她把泥土间的生长,门墩上的期望,化作了笔尖最有力量的诗句。诗人沈睿把她比作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说她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生命的诗歌,流淌出来的感情会深深地击中你,让你的心疼痛不已。
有些青春美好又闪亮,然而也有些青春苦涩又迷茫。余秀华说,她的青春就是一段难以言说的“晦涩文章”。在《朗读者》的舞台上,余秀华艰难却坚定地朗读了她的著名诗作——《给你》:
我爱你,
我想抱着你,
抱你在人世里被销蚀的肉体。
我原谅你为了她们一次次伤害我,
因为我爱你,
我也有过欲望的盛年,
有过身心俱裂的许多夜晚。
但是我从未放逐过自己。
我要我的身体和心一样干净。
尽管这样,
并不是为了见到你。
比起其他嘉宾,余秀华的朗读,充其量只是读。她口齿不清,用尽气力,艰难地读着每字每句。但是,透过诗句,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她那绝望又无所畏惧的爱情,隐约看见她那丰盛且倔强的灵魂。
她艰难地追求着爱情,一如她艰难地活着,“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