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的事很多。
我主张打理露台,包括主卫窗外一个约2平米的长方形小露台。外子主张种荆芥,并讨论决定荆芥种在东院水管南房根儿处地面,以滴水线为边。
主卫窗外小露台得翻窗过去打理,很不方便。去年种了几棵耐晒耐旱的太阳花,经过一冬长满了杂草(谁说北方冬天没有绿色,眼看着这些杂草由小到大过了冬)。今年新种子已备好,该是清理撒种时候了。
小露台果断交给了外子。看看花箱中的杂草,认识的有荠菜、附地菜、白蒿,让外子将这些连同不认识的一古脑都挖捡出来留待吃野味。
外子很给力,三下五除二完成了除草翻土并浇水,就去忙荆芥大事了。傍晚十分,处理完大露台,将新买的太阳花种子拌了砂子撒入花箱。
因着上班不常住、只有周末才过去浇浇水的缘故,露台上只安放了两个花箱,花箱中填的是装修时剩余的砂子,掺进不少松针,种了两棵宿迁小白花(网购的4棵木香,院子和露台各种了2棵,开花时都变成了宿迁小白)和一棵极皮实的枸杞。花箱还种过分享自踏花花友(时间太久,终究没有找到是哪位花友)的石蒜,但2020年进入盛夏后就已消失无踪。
砂子能储水但蒸发也快,去年又覆盖了1寸多厚的黄泥巴土。即使这样,每年夏日阳光曝晒之时,总有几天叶子被晒焦干。鉴于此也不敢种其他花草,但一直荒芜着太浪费资源。且原来铺衬的不织布几年来暴露在外的部分已老化,覆土之后的花箱也太满,浇水时总漏土。水土流失太对不起搬运的辛苦汗水,急需改造。 网购的防漏网早已到位。
冬去春来,两个花箱已有生机蠢蠢欲动,但仍显荒芜。
神奇而惊喜的是,两个花箱中唯有的那三撮绿居然是消失已久的石蒜,先赶紧移入花盆。
自家人知自家事,膝盖不舒服蹲不下,弯腰干活一会儿就腰酸难消受,今天只打算整理北边花箱,因那棵小白已了无生机。
将所有工具准备好,搬把藤椅坐着将花箱掏空、清理掉一堆蜗牛、铺进防漏网,再将几个空花盆中的土掺入砂土、重新填进花箱。
宿迁小白花已死,那棵枸杞准备扔掉(因枸杞易生白粉,且已有一棵,并不想多种),计划种的雪柳昨天才下单,一时不知该种什么。突然想起去年购买种在花盆中的罗马洋甘菊和德国洋甘菊该分盆了。预留了雪柳位置,担心洋甘菊会窜根,中间插了块磁砖隔断。
完工收拾干净露台已过午饭点多时,匆匆煮了面条,喊忙碌的外子一起吃罢午饭,腰酸瞌睡躺床上想睡却睡不着,想着还有一盆洋甘还没分盆种,犹豫半天决定另一花箱也一并整理。起来继续重复上午劳作,洋甘菊分栽了一排,把去年4月分享自踏花花友@凌凌凌的地栽在院子里的金银花种进磁砖隔离出的地方。金银花经地栽一年的疯长,藤蔓长长,移栽时进行了截枝,顺手把截下的一根枝条插进后门庭带花架的花箱内。
宿迁小白花早已遭到嫌弃,还在弃与留的交战中时,几经周折购买到手的《餐芳谱》收到,书中讲到“被遗忘的华夏图腾--玫瑰” 时,介绍了蔷薇花制作花露的简易方法、用途,尤其是囗腹之欲方面。最终为了一囗吃食,移进花盆中。
网购的两株中华木芙蓉月初就收到了。说起来还是被嫂子安利过多次,心里早早种草了,眼见到了种植季,就匆匆在某宝挑蓝色购了两棵。计划种在入户楼梯旁,但地方还没清理出来,就临时种在院子里。今日先移一棵种大花盆放露台上。花盆倒土时居然清出8个大肉虫,顿时浑身鸡皮疙瘩。
外子在干完小露台后,为种荆芥努力去了。房根下堆放了一堆以前整理出来的石堆,决定先整理空调室外机周边,用这堆石头铺面,露出土面整理后再种荆芥。上周空调机周边已完成大半,今天完工。
石头铺路也只是刨去一层土简单平整,所有石头无序乱铺在上。计划是先整地能种东西,东院全部翻腾一遍之后,再仔细将石头平整铺路。以我俩人这体力尿性,这可能是两三年之后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