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请回答1988》里面,有这样一段情节:
正焕向阿泽抱怨:”当初劝你继续读书的,现在高中还没毕业以后出去怎么工作啊。“
娃娃鱼对正焕说:”阿泽去年挣了一个亿。“
正焕拿筷子的手停在空中,抽搐了几下。
德善问阿泽:”我们明天修学旅行去庆州,你明天比赛去哪里?“
阿泽说:”东京。“
整个房间都安静了。
我有一个朋友,高中的时候辍学,去学设计,现在开了一家工作室,生意不错,已经在上海实现了经济独立,买了一套小房子。
然而与她同年的我,还在学校里,花着父母的钱,每天上课,睡觉,看书。这日子过久了,人都会有罪恶感。
在大学里,有很多人都在读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课睡觉,下课回宿舍打游戏,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过了一年,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
这种状态的根源,是高中的时候,我们既没有渠道,也没有机会,去了解真实的大学生活。在美国,有Rate my professor 这样的网站,可以看到某一所大学里每一个教授的表现,包括作业情况,上课情况,对学生的态度等,甚至具体到每门课,同一个教授的推荐度都有可能不同。还有实况录像,可以在网上看到某一所大学的上课情况。在美国上课的时候,有时就会有举着摄像机的工作人员来到教室后面录像,教授的表现与平时无异,也不会特地让好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只能依赖师兄师姐的PPT,官方网站言简意赅的宣传资料,三姑六婆的友情提示,和父母的人生经验,来报考自己心仪的院校,甚至是决定自己一生的道路。
盲婚哑嫁式的专业选择,带给我们的是充满了茫然的大学生活。
有人明明不擅长数学却选择了金融专业,有人明明怀揣着诗人的梦想却选了教育学,有人明明对编程无感却选了时下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专业。
面对不喜欢的专业,不融入的城市,有的人可以辛苦地读下去并发现乐趣,有的人会凭成绩直接转到更喜欢的专业甚至出国留学,更多的人选择茫然度日,不知前程。
读大学,似乎是一条单行道,但是就人生意义来说,大学的日子,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替代的。
我有一个朋友很早以前就想成为画家,假如她后来没有读大学,没有用准备高考的这段时间来替代她本该学画画的日子,那她现在,是不是会成为一个七年的画家,而不是一个二十岁的普通人?
我有一个童年伙伴,很想成为专业的围棋手,他后来没有读大学,专门学习围棋,现在他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假如他高中的时候放弃了,在人才辈出的棋界,过了三年,五年,他已经没有实现梦想的位置了。
高考曾经是我们的梦想,然而为了高考,很多人,可能牺牲了很多梦想。
很多人的梦想,到高中便戛然而止了。似乎在某一段人生里,高中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告别,它在某一个节点出现,带走了你的虚无缥缈的梦想,还你以入木三分的现实。
所以,大学存在的意义,有的是为了哀悼,有的是为了纪念,最好的,是为了开始新的生活。
这样的大学,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呢?
我想,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应该就不算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