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小王子
1
“等我毕业了,每年的生日要去照个像,某一天翻起,可以看时光怎么从身边一点点走过。”学生时代,一位同学的创意,让我印象深刻。
坚持写日记,以时间命名,每年相同的日期放在一起,对比去年今日的心情。我的这个想法,虽然未能实施,却早在QQ之前。
当你在QQ里发表一条说说,系统会自动检索以前年度同一日期的其他说说,名曰:那年今日。
这是不同的缅怀,对已逝的日子的缅怀。
郑重其事的缅怀,就是仪式感。
2
《小王子》里有这样一段话,温暖而又准确的诠释了仪式感。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3
现今社会,衣食无忧,吃饭穿衣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儿时,物质匮乏,穿新衣服,吃顿好吃的,就会觉得无比幸福。所以春节,是许多孩子翘首期盼的隆重节日。
在我家,无论怎样,每年春节,母亲都要为我们买好新衣服,尽最大能力做好吃的;而且初一早饭、午饭的食材,要在前一天备齐切好,因为初一不能动刀;天还没亮,睡意朦胧的鞭炮声中,一摸枕头下面,必定是有压岁钱的,熟睡中母亲一大早便悄悄放好了。母亲就是这样仪式感很强的人。年少的我,因为这份仪式感,幸福指数提升不少。
4
孩子的世界是一张白纸,父母画什么就是什么,当时的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都应该是这样子的。
所以,家人的生日,礼物,蛋糕,丰盛的饭菜,是必不可少的。子女的生日,会郑重其事的送上美好祝愿,殷殷嘱托;父母的生日,则是家庭的聚会。平日忙碌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忙碌嘈杂中吃完了饭,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家长里短的聊天,童年往事便鲜活起来,那时的父母还没有白发,在我们的心目中,无比强大;自己的生日,回家和父母一块儿吃个饭,在父母年复一年的的感叹中,年龄增长,但做父母眼中永远的孩子。
5
生日只是很私人化的纪念,节日则是大众的纪念。
清明时节回家上坟,郊外踏青,偶尔也在雨纷纷中欲断肠。
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比赛,感受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家国情怀。
中秋团圆吃月饼,仰望天空总会说起,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总是弄不清这两句的顺序,也会决心在正月十五去验证,到时候,往往又忘记了。
春节,自然是最隆重的。初一早上,子女也能收到枕头下的红包和妈妈的祝福,里外全新的衣服,迎接崭新的一年。
6
不知道若干年后,我的子女,回想起儿时的节日会是什么滋味,有幸福、有仪式感、有妈妈的味道?
人类在这样的烟火气中,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无论怎样的仪式感,爱,是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