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创意宝”“花艺师”
我是一个考虑事情太追求完美的人,很多时候就显得优柔寡断,影响了工作进度。好在,新队伍里的权冬芩老师是个行动迅速如闪电般的同事,大大弥补了我的短板。
这边,行政会刚定了举行开幕式,她就会追问“需要主席台吗?购买讲话台吗?领奖台买不买?”只要一过会,搜索、选择、下单、定制,一系列事情分分钟被她搞定。正是这种落实工作不超半小时的迅疾速度,让很多工作如期实现。比如为了迎接全委会视察,我们需要制作“读书文化墙”,教师读书感悟作品墙上的字怎么做?广告公司的设计太刻板,手写的又不够档次?权老师在微信群里发出“寻物启事”——谁家里有彩色毛线,第二天带来。第二天就是全委会来视察的日子,来得及吗?早读还没结束,我就看到了权老师的杰作:电脑打字,手工缠线,精美而素雅的标题呈现在我面前。一个好干部的素养是什么?就是想办法去落实决定的事情,有条件要去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去做。
这不,亚克力讲话台定制好了,上面没有花显得单调,买花太贵政策也不允许。我看见何永锋老师手里拿了一把绿植——熟悉的模样感觉是从学校绿地里拔来的。
“何老师,这是做什么?”
“我和权老师准备自制鲜花。”
走进办公室,便看到权老师带着四个实习生,在整理几束鲜花(前几日朋友看望她时送过来的一大束捧花),何老师将绿叶一一清洗干净,两个人三下五除二,变戏法似的扎好了一束台花。我戏称,你俩可真是咱们的“创意宝”“花艺师”啊!
新鲜,清雅,有实验人的质朴;大胆,热烈,也不失实验人的冲劲。
鲜花的生命得以在全校师生面前延续,也是不枉精彩一次。有队友若此,校长何其幸哉?
02坐而思不如起而行
开学不到两个半月,我们在修建了一半的操场上举行了学校第一届体育节三跳运动会。其实,我们是有过疑虑的——操场没建好,能不能开?孩子们会不会冻感冒?老师们能否组织好?宝鸡实验小学用六年的时间,将“三合一”的运动会开得完美无瑕,我们刚开学,老师们也是新组建队伍,能做到吗?想想确实问题挺多,可是不开运动会,孩子们少了锻炼的机会,学校也少了办学的活力,我们作为学校的创业者,会不会在学校的历史上留下遗憾的一笔?开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不逼自己一把看不到潜力。
结果,就像孩子们说的,我们学校的运动会与他们以前的不一样。
我们的运动会不一样在哪里?我想,至少有这三点:
第一,我们的运动会是全员运动会。每个学生都有项目,每个学生都有专属号码布。不要说国家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就从生活实际来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让孩子们从小爱运动,掌握体艺2+1技能,我们在开学初就做了安排:一年级学生跳绳过关测试,其余年级学生选择三跳项目(跳绳、踢毽子、夹沙包)中任意一项坚持锻炼。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场,让每个孩子都做运动员是我们的追求。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孩子们做板凳队员、做啦啦队员的几率会越来越高,也就在小学,他还可以无所顾忌地展示自己。所以,给每个孩子一次机会,也许就是给孩子一个充满希望的可能性。
第二,我们的运动会落实了国家对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管理的相关政策。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我们在运动会的第一天就对全校学生开展了2021年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对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座位体前屈、50米跑等项目逐一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中心。我们希望用踏实的工作、真实的数据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抓好抓实五项管理落地,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第三,我们的运动会上融合了裁判员的职业体验。全员参与必然带来裁判员短缺,沿用我在宝鸡实验小学六年的探索,启用高年级学生做裁判。我们的老师和孩子,再加上宝鸡职院凤师学院的28名卓越班孩子,裁判员队伍看起来声势浩大。精心设计制作的裁判服,成了工作的标志,也成了亮丽的风景线。有的孩子吃饭也不舍得脱掉,顶着“尽职尽责,公正裁判”的标志,自信、洒脱行走了两天。别看他们人小,跳绳计数、仰卧起坐和坐位体前屈技术指导毫不含糊。我相信,这样的经历会让孩子们多一分责任感,也多一分神圣感。
教育,是做的事业。只有做了,才知行不行、好不好。
回想起来,令人感动的细节太多。在这次运动会上,10个班级展示了队形队列训练成果,也展示了独特的班级活动,有的做广播体操,有的做手语操,有的跳韵律操,无论哪种形式,都是班级精神风貌的展示,是我们要求的“全员运动”精神的体现。而这些标准、规范和成绩的背后,是班主任和护导老师加班加点训练的结果。运动场上,一年级四位班主任老师亲自上阵,指挥孩子们变换队形,他们是孩子的精神支柱。
比赛开始了,老师们又是拍照,又是数数,半天时间嗓子就哑了,没有对教育的热爱,没有对孩子们的责任心,又为何如此付出?
白天开着运动会,晚上回去反思、读书、练字打卡,照样进行,没有渴望上进的心,又何来劲头和勇气?
一个队伍一群人,一个目标一条心,我们为建设一个有温度、能战斗、有韧劲的集体而努力前行。希望,关心我们发展的每个朋友、每位家长,能够在我们的身上,看到我们对教育的正气、正向、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