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放学后,小朋友都在公共教室内围着环形桌子玩玩具。我从外面进去,看见一鸣在和一个小朋友在争一个帽子,都要打起来的样子。班里的小王老师却不拦开,还在哈哈大笑。
帽子是一鸣的,我赶快分开两个孩子,把帽子还给一鸣,问怎么回事。
原来玩玩具时,调皮的一鸣总是坐不好,拿着玩具来回跑,小王老师说了几遍都不听,王老师知道他最护自己的东西,便说你不坐好就把你的帽子给别人戴。说着把他的帽子戴到小朋友小泽头上。一鸣立刻跑过来要,小泽却捂着头不给他摘,两个人便争起来。小王老师看着一鸣着急的样子觉得可乐,就笑起来。
一鸣觉得没面子,这会儿坐在小椅子上低着头生气。我蹲下来拉着他的小手,说:“拿着玩具跑来跑去容易摔倒,弄伤自己或是碰到小朋友,是不是不太好呀?”一鸣点点头。“但是帽子是一鸣的,谁也不能要,小泽戴上也不是他的,对不对?”一鸣又点头。“那一鸣能不能好好的坐那儿玩积木呢?”“能!”“好,老师相信你,开心点儿,去玩吧。”
我用手轻轻摸摸他的小脑袋,他便又高高兴兴玩去了。
一鸣五岁半,虽然调皮捣蛋,却也聪明可爱,他有孩童纯真的天性。他不像有的同龄孩子那样会撒谎、会言不由衷。他是直来直去的,办了错事也不找理由,直接认错,这样,更是可贵。
有的孩子早上来时带个好吃的,老师逗他说:“让老师吃不?”脑子灵活点儿的,会说:“让,老师您吃吧 。” 老师说:“谢谢你,老师不吃,你吃吧。”孩子便高高兴兴走开。这些孩子中,少数是真的想让老师吃的,大多数是心里不想嘴上说让吃的。你要是给他拿走,他便后悔,不停地给你那边看,生怕把他的“好吃的”吃掉。
一鸣有点小抠门儿,也不会虚情假意,他带个他喜欢吃的,你若逗他:“一鸣,这是给老师带的吧?”他便赶快摇摇头:“不是不是,给我自己带的。”你再说:“那和老师一起分享怎么样?”他便扭扭捏捏的说:“哎呀,不要了,还是明天我给你带一个吧。”我便笑了,说那好吧。当然明天问他,他总是顽皮地一拍脑袋:“我忘了”。
小王老师也爱逗他,却总是逗急才算。她看见一鸣拿个“好吃的”,便说:“是给我带的吧?”一鸣摇头:“不是。”她说:“让我看看是什么。”一鸣给她。她便往兜里一揣,说:“谢谢你送给我。”一鸣立刻红了脸,着急地往小王老师兜里掏,小王老师便拿手里举起来,急得一鸣跳起脚喊着来给她要。她便哈哈地笑。
她虽无恶意,但这种方式逗孩子,我不喜欢。孩子们各有各的性格,应该顺应着天性去正确引导,而不是让他生气,自己寻开心。
……
孩子的可贵之处还在善于遗忘,安抚好一鸣的情绪后,我委婉地提醒小王老师以后不要这样逗一鸣时,一鸣估计已经忘了刚才的生气,正开心地玩玩具。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忽然记起来什么似的小声对我说:“老师,奶奶给我买的榴莲饼,可好吃了,明天我给你带两个让你尝尝。”
我笑了,说:“谢谢一鸣,明天你又会说我忘了。”
他摆摆手说:“不会忘的,我记着呢!”
今天早上,奶奶来送一鸣,一下车,一鸣便从兜里掏出两个榴莲饼给我,并得意地说:“看看,我没忘吧。”
奶奶说:“这孩子懂事了,还知道给老师带两个。”
我说:“谢谢一鸣,你一个我一个吧。”
一鸣把两个都放我手里:“不行,这是给你带的,你和别的老师一起分享吧。”
我被一鸣暖到了,看起来没心没肺的小孩子,却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好,并且爱着你,用自己的方式真诚地回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