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朋友圈发了条:“一年级儿子第一次获得奖状,很激动。装作淡定的我们,其实也很激动。”的信息,引起了争议。
朋友私信我:为什么要装作淡定呢?和孩子一起激动一下多好~
其实,淡定不是淡漠,我和孩子爸并非对孩子的情绪毫无呼应,“肯定”、“表扬”、“鼓励”是必须的。
至于“装”这个字,或许在不同人的心中有不同的理解,褒贬不一,因此产生歧义。
而在面对孩子激烈情绪时,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1、淡定在家庭教育中很重要
淡定的家长,给孩子胸有成竹的感觉,一切尽在掌握,是有力量的。
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的安全感油然而生,不紧张,不焦虑,心态放松。
而放松的心态,是健康,以及成功的标配。
要想走的远,就一定要松弛地努力。
如果家长不够淡定,情绪波动大,孩子就会失去方向感,看不清家长情绪背后的涵义,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2、父母应克制自己的极端情绪
“装”其实就是克制。
一个成熟的人本就应该活在克制里,而不应任性地放纵自己的情绪。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是必须克制,要有分寸感。
事实上,将自己的全部情绪都投入到一种状态中,是孩子才会做的事情。
成人,无论非常开心,还是非常生气,都应该尽可能拿出一个自我去经历,而保留大部分的理智自我。
3、表达方式要符合角色需要
通俗地说,就是孩子要像孩子,大人要像大人。
大人遇事要冷静、淡定,不能上窜下跳、大吼大叫。
小孩遇事,则不要压抑,要尽可能表达出来,伤心就哭,开心就笑。
我认识个人,是做销售的,因工作缘故,有时候难免要去一些非常场合,所以养成了说话随便,甚至有一些脏话口头禅。
但他回到家,在孩子面前,则坚决约束自己,做一个文明的好爸爸。
这就是角色感,有些人,家庭、事业、友谊,全都大丰收,我们说这种人情商高,其实他们只是懂得在不同角色中的不同程度克制。
如果不懂这些,就会在外是领导,在家也是领导。
4、当孩子遇事,产生极端情绪时,家长该怎么处理
首先,无论是特别开心或难过,都先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是接纳。
接着,如果孩子平静点了,可以让他讲述一下经过,这是把情绪理智化。
然后,看着孩子眼睛,告诉他爸爸妈妈听了之后的感受。这是表达理解。
在儿子获奖这件事上,我告诉儿子“妈妈非常骄傲,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这个成绩,很不容易,你是当之无愧的优秀学生!”
最后,对开心的事,可以安排庆祝;对不开心的事,讨论解决办法。
5、孩子获得好成绩,该不该有物质奖励
我是反对物质奖励的。因为物质是可视的,而可视的东西是有限的,总有枯竭,或者厌倦的时候。
如果孩子获得成绩,就铺以物质奖励,很快,他就会把这两者联接起来。
·一旦获得成绩,不是为自己的努力高兴,而是为之后的奖励高兴。
·如果没奖励,则情绪跌入谷底,觉得一切力气都白费了,不愿再努力。
只有当孩子将“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自己,一切成绩都是自我实现”内化于心中时,才有无限的成长空间,才能看得更高更远。
6、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人可及的
前一条说到,不要物质奖励孩子,但其实,在我们家,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每一次,孩子的爷爷都会大力奖励他,给孩子买很多他喜欢的东西。孩子当然也乐于接受,非常喜欢。
我曾担心,这样会破坏我对孩子一贯的教育,想过出手阻止。
但出于理解长辈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只能用物质来表达的窘境,我一直没付诸行动。
后来我发现,其实没有任何人能替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儿子并没有因为爷爷的举动,而变成一个索要物质奖励的孩子。
所以,对于干扰,不要过于紧张、担忧,就象第一条提到的,淡定一点,孩子自然会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里。
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淡定姿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沉着、踏实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