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第三、四章
1.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教育者应该做的工作是“帮助其自立”。
2.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
3.这个心理学将人的一切言行都放在人际关系中进行思考。
4.首先不可以批评孩子,因为批评是一种破坏相互尊重的行为,发怒或斥责是一种低成本、不成熟、暴力性的交流手段。
5.阿德勒把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是必须面对的课题,称为“人生课题”。
6.人的快乐也源于人际关系。
7.信赖自己,才能信赖他人。
8.工作关系是伴随着某些利害或者外在要素的附带条件的关系。这就是由利害结成的“信任”关系。不管个人是否愿意,都必须保持关系。
9.交友根本不存在“必须和这个人交友的理由”,而是由“喜欢这个人”之类的内在动机结成的关系。交友显然是“信赖”关系。
10.工作就是在地球这一严酷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生产手段。人类在此掌握了“分工”这一划时代的劳动方式。
11.我们应该劳动、协作、贡献。
12.人类不可以单独生存。为了与他人进行“分工”,就必须相信别人。
13.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且“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14.一份工作没有被淘汰而依然存在,这就说明其具有一定的价值。
15.教育的入口是尊重,而尊重就是信赖,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交友关系。
16.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17.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幸福的勇气》第五章
1.结婚是真正意义上考验两个人爱的开始。因为,现实的人生从此拉开了序幕。
2.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
3.幸福即贡献感。
4.我们都只有在感到“我对某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5.我们通过追求“我的幸福”建立分工关系,通过追求“你的幸福”建立交友关系。既不是利己的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的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这就是爱。
6.当懂得真正的爱的时候,“我”这一人生主语就变成了“我们”。为了获得幸福生活,就应该让“自我”消失。
7.自立就是“摆脱自我中心性”。我们通过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
8.懂得爱之后,人生的主语就会变成“我们”,这是人生新的开始。仅仅开始于两个人的“我们”,很快就会扩展到整个共同体,乃至整个人类。
9.爱是自立,是成熟。正因为如此,爱非常困难。
10.爱是你的课题,但是,对方如何回应你的爱,那是他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掌控。你能做的唯有分离课题,自己先去爱。
11.无论什么样的独裁者都无法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在尊重关系中,只能自己主动去尊重别人。归根结底,无论对方态度如何,自己能做的仅此而已。
12.结婚不是选择“对象”,而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13.很多人都感觉与某人的相遇是“命运安排”,然后凭着直觉决定结婚。但这并不是冥冥中被安排好的命运,而仅仅是自己决心“相信是命运安排”。
14.命运是靠自己的手创造出来的。
15.牵起身边人的手,尽情尽力的去跳舞。命运由此开始。
16.爱是一种信念行为,只有一点点信念的人就只能爱一点点。
17.爱的勇气,也就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18.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并且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
19.如果懂得爱并以“我们”为主语活着,事情就会发生变化。你就会感受到仅仅活着就可以相互贡献,包括全人类在内的“我们”。
20.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
21.答案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而是要靠自己的手去发现。
22.创造这种未来的是你,不要迷茫。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