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动迁之后,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叫做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是个划时代的日子,因为终于有了写在纸上实实在在的历史资料,不用再靠传说和考古去猜了。并且此后,写史变成了我们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延绵不断,构成了中华民族传承的纽带。
无论经历多少次的伤痛与毁灭,我们都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感受到祖先的事迹与荣光,从而自立自强,再度崛起。可以说,一步浩瀚的二十五史就是华夏文明一次次的涅盘重生的坚实基石。
《纲鉴易知录》:“王正月,孔子修《春秋》。”
从公元前772年,我们有了第一部编年史《春秋》,从此史料逐渐丰富起来。
据《史记》记载,(秦文公)十三年(公元前753年),秦国就“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在这一点上,秦国算是引领了国际潮流。但很可惜,秦国的史料大部分没有流传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项羽干的好事。
《史通·六家第一》:“孟子曰:‘晋谓之乘,楚谓之梼杌,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
意思是说,根据孟子的说法,其他的诸侯国随后也各自设置了自己的史官,来记录自己的“国史”。如晋国史书叫《乘》,楚国史书叫《梼杌》;鲁国史书叫《春秋》。其实本质都是一个东西。
《春秋》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是很重要的儒家经典。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近三百年。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最少一字,或二三字,即使是最多字的“定公四年春三月”叙述也不超过四十五个字。最初原文仅一万八千多字。后来有人将春秋作为《经》,并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再把经和传按年份拆开排列。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五家:
《左氏传》三十卷。
《公羊传》十一卷。
《谷梁传》十一篇。
《邹氏传》十一卷。
《夹氏传》十一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
左传,相传是左丘明所著,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一般认为《左氏传》最为可信,写作时间上也最为接近,据认为《左传》成书于战国时期(《左传》记载的内容截止于公元前468年)。
《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左传》传世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谷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春秋》的内容多涉及乱臣贼子,全书共记弑君三十三例。
《春秋》文字简略,叙事重结果,不纠结过程,故称之春秋笔法,不过后世朱熹认为《春秋》并无表示褒贬之义(这话反正我不信)的所谓书法。
《春秋》也有自然现象,日食、月食、陨石、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等,记载日食三十六次,例如庄公七年所记“星陨如雨”就是关于天琴星座流星雨,文公十四年记“有星孛入于北斗”是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自此之后,中国的历史告别神话传说,进入一个信史时代。
其实,我在这里一本正经的吧啦吧啦这么多,也就是想倒倒苦水。春秋战国之前的历史,很多都是人云亦云,云里雾里,你想查点史料,各种说法层出不穷,搞的看历史跟福尔摩斯断案似的,很多时候都要用基本演绎法去推测。偏偏你推出来的结果又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很多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跟你争论,偏偏这玩意儿还争不出个所以然来,让人十分头痛。
还好现代考古学经常能发掘出一些“意外之喜”,比如当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就出土了大量的帛书,让后大家发现汉代的《道德经》、《庄子》、《列子》等等经典,跟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多处(大约5%)不同。多亏了这些考古工作者,我们能够听到更为真实的老子、庄子等先贤的声音。他们啃着馒头,趟着泥水,致力于恢复历史的原貌,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人格是值得敬佩的。以后谁再说他们是“国营盗墓”,说他们是刨人祖坟,断子绝孙,我一定啐他一脸“花露水”。
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不能觉得所有人都卑劣,因为那透射出的往往是你的内心。
只有看清历史,我们才能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那些一个个在枯灯下秉笔直书的史官,一个个在泥土中逡巡徘徊的考古人员,都是中华文明的功臣。与之相比,所谓的豪杰霸主,所谓的皇图霸业,最终不过香烟一缕,黄土一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