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今年的秋天显得特别的温暖,伴着微风,闻着空气中弥散着的桂花幽香,这一刻,感觉到生活甜的味道,可以消散一身的疲劳。
最近《少年的你》全城热映,可惜,我未能走进电影院欣赏冬哥拔高的演技,但是有一个名字映入我的脑海,曾国祥导演。
于是刷了遍曾国祥电影版《七月与安生》,第二次观影,却在电影中找到了共鸣点。于是接着刷了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原著版本,对于电影中的共鸣点在原著中也有所获得。
七月拥有父母的爱,温暖的家,以及正常的物质所需和家庭生活。然而安生,一无所有,只能一生漂泊。我来到这个城市也是一无所有,孑然一身。回忘过去,更能珍惜当下的获得。更能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友情之于爱情是等比的,是生活的必需品,是一生的课题。
《少年的你》主题校园霸凌,把记忆拉回到小学五年级,我的同桌,女生,生性霸道,不知从何得知我爸爸的名字,于是开始在放学路上见我就叫我爸名字,然后跟他玩的好的女生见我也这样喊。她有个高年级的亲哥哥,高大威猛。所以不敢跟她打架。后来上课的时候她居然拿出削铅笔的小刀威胁我,于是告诉了老师,老师说的不疼不痒于她无效,后来居然别的女生也当着我的面喊我爸的名字,那种屈辱感是刻骨铭心。现在想来都心疼当时那个弱小的自己。后来六年级分班,我进了快班,她们都在慢班,自己成绩越来越好,慢慢的淡忘,可是记忆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我以为已经封藏的很好,但回忆依旧可以提取成功。
我的邻居,我的发小,从上学一年级开始她就是被男生欺负的对象,经常在教室扔她的书包,经常坐最后一排。后来我们却没同班过。想到这里内心居然一阵酸痛,痛在自己无力帮助她,痛在心疼她的遭遇。我在想她需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摆脱儿时遭遇受伤的心理阴影。
教育孩子善良时也要教授他如何保护自己吧。毕竟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11月2号教师资格证考试完毕,因为报考之时培训班的销售人员一直给我灌输这是非专业生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铆足了劲拼命刷题备考,考试结果如何只能听天由命。毕竟本人每天用咖啡续命的精神冲刺着,没有后悔可言。
考完以后才知道,这原来只是别人的营销手段而已。天真如我才能如此好忽悠,最后还是没能把我忽悠进培训班。却让我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学习。
参加考试的时候有弃考的,考完之后有说全程蒙题的,一朋友居然连报名审核都没过的(此人从事培训班工作,资格证是必备的)。当然也有冲着满分去的学霸考生呀,因为资格证是择优录取,而不是60分万岁。 目标感不同,付出的努力程度必然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