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初三毕业考上高中两个月的女学生,因为学考,放假来看我,她在初中,胖胖的,梳着马尾辫,带着普通的眼镜,除了必要的话,从不闲言,是一个老师不用太操心的女生。今天一看,头发剪短了,散挂在耳后,眼镜换成了时下有设计感营造小脸效果的眼镜。但她站在我面前,还是规规矩矩的。
学业上问了一圈,提到她的眼镜,我委婉的问:眼镜换了,挺漂亮的,是不是度数又升高了。她说是的,随便自黑一句,因为人又胖了,这个眼睛显脸小。她这一句话,打破了我们之间话缝间的尴尬,对话不再是像初中我问她答,我还得想问什么,顾忌着什么不能问,怎么问。
我们开始聊她的未来,聊她家里的事。她告诉我将来要去做编导,我有点惊讶,问是影视编导吗?我想起影视圈的各种龌龊,冲口而出,这个圈子可是很惨烈!照你的性格怎么跟别人竞争。
我想过当“老师”、“医生”、“作家”。
然后呢?
我妈妈就是“幼儿园老师”,在我阿姨开的幼儿园里工作,我阿姨就说如果不好好读书,就回来当“幼儿园老师”。
这好像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我调侃。
“幼儿园老师”要会好多东西,比初高中的老师更辛苦。
“当医生更辛苦,连假期都不能自主。”
“当作家呢,好像不能很好的养活自己。”
影视编导,是爸爸替我咨询过的,我也喜欢。
她的父亲是一个沉默的人,初中三年是她母亲在参与她的教育,和她父亲不多的接触中,我能感受到他父亲职业应该不错。果不其然,是投行会计监理之类的高级职务。他的父亲问遍了公司里各色专业的人,最后结合她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选择了“编导”。
她爸爸告诉她这条路,选了就要靠自己走,因为家里帮不上,但是为了这个职业,她爸爸在她暑假送她去学了法语,说将来不管她读什么,一定要让她去国外学习。她这个爸爸会将每年的元旦定为“买书日”,家里每个人都要去买书,她这个爸爸,现在在考律师资格证,差几分就考上了。他们家可是二胎家庭,弟弟还在幼儿园。
她说起来,眼睛是亮的,是对父亲的崇拜。
我一下惊呆了,夸赞道,你的家庭很优秀,我记到初中时,你爸爸妈妈还曾经把你和弟弟丢在家里,两个人出国旅游。拜托我照顾你。当时老师们觉得你爸爸妈妈怎么这么心大。
她笑着说,是的,他们马上又要去德国了,爸爸的公司经常组织旅游。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弟弟听你管吗?
他可皮了,家里什么宠物都养不了的,植物也是,见什么毁什么。
会打架吗?
打,有时候拿着枕头互打,爸妈就在一边笑着看,也不说我们。我觉得家里有个弟弟还是挺好的,有个伴,妹妹也下不去手,长大还会跟我抢东西。她幸福的笑。
我知道她优秀,一部分是源于家庭,但没想到,她的家庭如此优秀,在其他上了高中,还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的学生中,她已经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而这些都源于父母的教导。她的父母没有包办,但有指导。并且,她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孩子的教育,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自己的生活。或许因为他们有资本,但是这些资本,何尝不是他们奋斗来的!
这让我一下子想起前些日子热议的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孩子出生了,父母的有效期间,你没有发挥作用,过后想要掌控,你当他是机器吗?这部剧或许过于极端化,那说说身边不极端的,作为老师,我听了太多的家长,跟我抱怨“我给TA吃的穿的,起早贪黑,孩子却不听我!”或者说“孩子就听老师的,老师你多帮着说说孩子”。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你们的,没有规则,没有仪式,只有捆绑,你只提供物质基础,并且不断强调,是因为孩子,难道这不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吗?你让孩子读书,你却玩手机,你放弃自我成长,而把放弃的一切堆在孩子背上,让TA们替你前行。那如此,你只能接受“你的孩子,不再是你的孩子”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