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组孩子送父亲外出打工的照片,最后的画面中小孩几乎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想要上车拉住父亲,有人为这组照片这样评论:“上车就不能抱你,不上车就不能养你。”
看了之后,心里一股酸意,眼眶微微浸湿。“抱你”或者“养你”,直接念出来,这理所应当应该同时出现,当然要呵护孩子成长,又要挣钱给他好的物质条件,两者相辅相成。
但是,世事如果都遂人愿,那也不会有人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人生”或者“历练”了。
虽说目前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家庭的年收入也随之上涨,老话说的好——“水涨船高”,物价以及孩子们的教育费用也是一年更高过一年。留守儿童在中国还是很普遍,除去大范围的农民工进城,有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居民为了又更好的收入,他们也选择加入到去一、二线城市的大流。谁还不希望生活更好呢?!
今天就讲讲留守儿童的那些事儿。
记得小时候,家居三线城市,父母想要快点挣钱提高生活质量,所以让父亲去上海谋一份稍高于家乡工资水准的工作,提前联系之后父亲决定去上海某保健公司做推销员,后来听父亲自己描述,那些打工日的他不过做的就是到各大上海小区去做摆点推销、健康知识讲堂之类的活。现在我来看这种职位看起来倒像是专骗老人钱的骗子,不用说当时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群体的,另一方面也就道出了他们的辛苦,跟千千万万的打工仔一样,最多的便是地域偏见和不理解,能支撑他们坚持下来的也就是家里的那一份期望了吧。
且不说打工一族,作为曾经半个留守我,深深地记得父亲走的前一天晚上告诉我情况时候我的崩溃。开始看着父亲在拿着行李箱收拾衣物,衣服收拾完了,还拿起桌子上父亲提前准备在火车吃的梅子和山楂片,拿起又放下,从客厅和房间跑了几个来回看父亲的脸色,想吃零食。突然,我看到了在父亲旁边放着的刷牙杯和牙刷,原本以为父亲只是出去几天的我感觉到有些反常。
“爸爸,为什么要买刷牙的杯子?”
“因为爸爸要出远门。”爸爸明显放缓了速度,他也考虑怎么跟自己孩子将这件事。
“那爸爸,你去几天啊?”
“很久的。”
“两天?还是三天?去哪儿啊?”我停下来问他。
“估计要去一年吧,等过年就可以回来了。在上海哦,很远的坐火车要做一天一夜。”
当时的我也不知道真实的上海在哪里,究竟有多远,但是,“一年”和“一天一夜”这种时间概念的词语足够让我心有余悸。记得,当时的愣了一下,心里默默地用回老家的时间把路程兑换了一遍,发现那是一个靠我自己的绝对到不了的地方,立马就张嘴哭起来,嚎啕大哭,但是怎么哭好像都不解心中的那种酸楚。
长大后,才知道那个就是所谓的“离别”。
其实,父亲和母亲平日里待我很严格,“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在我这个乖孩子这儿也是同天一样重的道理。因为母亲是老师,父亲在外某工作,两个人陪我的时间都很少,就是家庭关系并不是很腻歪的那种,很平淡,每个人在做好自己的一份子,我更是在六岁就学会了如何做饭,这在我们这一代的小孩中都是很少见的。有很多人问其原因,我的回答很简单:“家里没人,到了饭点饿了想吃饭呗。”那时候,哪像现在家里水果零食一堆堆的,再不行就叫外卖。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是记得那晚的不舍和委屈,凭什么人家的孩子家里又有零食吃,又有动画片影碟看,我们家就只能写作业睡觉,现在连可以看到的陪伴爸爸都要走,作为一个孩子的我在当时那个年纪是不可能理解这些背后的缘由的,所以哭闹是我表达情绪唯一的宣泄。
在父亲去上海几年后,我们家就搬了家,换了新房,但是,我是没什么感觉的。
一个夏天,父亲回来了,彻底不去上海了,但是妈妈提前没有跟我讲回家的事儿。我在离家很近的时候,看见我们家六楼的窗户上有人站在我的房间那儿,想我回家的方向看,我以为是妈妈,高兴地冲他挥舞着手臂。回到家打开门,正喊着“妈妈”,发现面前是光着臂膊父亲,对我说:“回来了,我买了香瓜。”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好尴尬,感觉这个人很陌生,随后觉得爸爸回家我应该高兴才对,提起嘴角说:“刚刚我在下面冲你挥手,我还以为是妈妈呢!”勉强打破这尴尬的局面,接下来,父亲说他不在去上海了,我一下就高兴了,反复问了几遍:“真的吗?!真的不去了?!”这样回忆起来,我对于长时间没见面的父亲也还是挺眷念的,要不然我都以为父亲在我心里已经成为了一个远方的符号,儿时的依赖早已散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关系逐渐升温,但终究也有一个过程。
我自认为我的情况还算好的,一些留守儿童少则性格的养成受到了影响,多则被贴上了青少年犯罪群体的标签。有所认识的孩子中有爷爷奶奶在家带孩子的,有两个,大的在孩童时期吃饭没人控制,只要有吃的就拼命吃,家里人会说是平日里没吃什么好的,但在我看来实际也没有苦了孩子的吃食,倒是孩子的肚子被撑的尤其大,因为关系很近,每每看到就会觉得很担心,毕竟身体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孩子还那么小。
现在,让人最担心的就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因为缺少父母的教育引导,老人在家里带孩子总让人觉得这孩子好像哪儿缺点什么,当然那种心理发育良好、又善良又勤快的孩子也是大有人在,咱不能说全有问题。就拿我身边的来说,一般老人的性格和行为会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比如说,因为不关心孩子的成绩,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没有形成一种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的心理定义,其实,孩子是很聪明的,是一种白纸,他们反射出来的就是大人们的行为。他在学校穿闯祸了,打架了,作为大人不去教育他、更正他的行为、他的价值观,那么下一次他还是会打架,这是肯定的。我还见到过一种情况,家里是两个孩子,因为小的是男孩,所以很得爷爷奶奶溺爱,说什么都是马上拿来的类型,家在农村,早上一睁眼要吃零食,家里没有,那一定是要骑着摩托车赶上好几里路去买回来的。平日里,无论怎么闹,爷爷奶奶也是爱惜,不舍得说两句,后来发现有些行为把别家给得罪了,开始说小孩的不对,小孩这就了不得了,在家里摔扔东西,直接在地上打滚,非得有个人好言劝着,这才消停,也不见的给个好脸色。所以,变成了谁也不能说的小大王,有可能几句话就会让场面很难看,大人也不能跟孩子拧着那股子劲吧。
有些人一看,“哎,不就是个小孩儿嘛,犯得着用那些个劲儿计较吗?长大懂事就好了。”问题是,很多情况真的只是年龄的问题,你能确保他长大这些就会随时间而散去,他的成长会丝毫不受到影响吗?
由这些可以展开的话题太多太多,比如孩子犯罪犯错就不是犯罪吗?所以任何一个小小的社会组合部件都会牵扯到社会上一系列的超级连锁反应。说到底,这些孩子的家长,平日里看不到孩子,没办法近距离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成长,过年回家后,本来相聚时间就不长,哪还有心思去批评孩子,当妈妈的多看两眼心里都很满足,这也不是他们的错。
所以,这些都是这种短期迁徙的打工现象所带来的社会现象,谁也怪不得谁,关系近的提醒两句,关系不那么亲近的,人家看一眼就罢了,更不会挺着得罪人的风险来帮别家教育孩子。
相思苦,别离难,从一队队打工群体离开家的那一刻起,有些影响和问题就已经在所难免了,孩子们又做错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