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想什么呢?思念家乡
真无奈,思想又开小差了。每天除了真正睡着的时间,若非读书、默想、写字、与父亲交流、与他人交流或处理其他事务,到了做家务或做运动的时间,头脑有了空闲,就会想到不该想或不值得想的事,而非像保罗师兄教导的“思念上面的事。”
等候长兄再来,就要清心守候,热心服侍,这道理咱们都懂,但人的行为、言语、思想都那么难以管治,最难管的恐怕是思想。
活在肉体中,哪怕有一分钟心思意念离开了他,都无法保持“时刻儆醒”。难怪几百年前著名的厨师弟兄劳伦斯如此求告:父啊,求你让我这一分钟儆醒,下一分钟还儆醒!对他来说,在厨房里忙碌的时间和在膝上求告的时间没有两样。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就放松了警惕,读真理书、默想他的话语和好处时,可能很有在他里面的平安喜乐,但一出来面对具体杂务,就烦心了,甚至得担心自己忘了他。
虽然是靠恩得救,但我们一生的时间就是由所想、所说、所做、所感组成的,当我们能够选择想什么的时候,真的值得只想那些值得想的事。
有个提醒自己聚焦于父亲的办法挺有效:唱赞美诗。条件许可时自己哼唱,也相当于对父亲说话了,他会喜悦的。同时,也是对仇敌夸胜。
至于我们这些非“天才”,当脑子空闲的时候,而身体状况又允许我们思考,那就按这句话行: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Think about such things. 又是一个命令。除了父、子、灵和上面的国度,还有什么符合所有这些美好的描述呢?
若任思绪信马由缰,实在太可惜了生命时间了。每过一天,离他再来就近一天;每过一天,离回家面对他就又近了一天。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这种紧迫感之中,虽然外在没有显露,但内心似火烧。
然而,父是慈爱的,他不驱迫人,而喜欢用灵感动人,引导人。
有个真理学校的教授给新生出了这样一道考题:尽你所能,写出仇敌的坏和父亲的好,列出尽可能多的具体事例。许多学生被题目的措辞牵着走,花了所有的时间去想仇敌如何引诱他们犯罪,然后再控告他们,如何挑拨离间他们和父的亲密关系,等等。快交卷了,他们这才发现来不及写父的好了。只有一个学生例外。他水平不高,但对父的爱很感恩,所以先写父亲的种种好,从救恩开始,一直到生活中无数的细节。当教授宣布一分钟后就要交卷,他才加了一句:父亲对我这么好,写不完呢,我没有时间去想仇敌了。结果?您猜得到。
我们的确要知道仇敌的诡计,诸如谎言、诱惑和胁迫,也要充分了解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性的软弱与罪恶,但不要放大这些,而要“放大”(放再大也不会太大)父亲的大能、智慧、大爱,聚焦于他。这样,就从源头上管控了自己的心思意念,有了真正的平安和喜乐。
想到杂七杂八的人和事,何不马上就转念为这些人代求?求得救或求长进,求和平共处,这最有效。我们是父亲国度的大使,是他的仆人,以他的心意为念。何况,为人代求不是一种负担,而是荣耀的特权。
自己还天天有很多次失败,但每天都在努力,蒙父怜悯,有这么一点看见。做到了就是福气。愿我们都蒙福。
“坚心倚赖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