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的一本关于沟通方面的著作。
我之前读过一次,没有太大的感触,印象中书里只是教给我们一些沟通技巧而已,以及如何在沟通中避免发生冲突,实现沟通目标。但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天中偶尔提到这本书,重新复读了一下,忽然发现这本书完全不像我之前理解的那么肤浅。
我先从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翻译名字说起,书名叫《爱的沟通》。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爱”才是沟通的的核心思想,而非暴力是爱的沟通的展现方式,作者是为了让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通过沟通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推广这种沟通方式的终极目标。
书中倡导的核心理念是,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克里希那穆提的一句经典教诲,“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在否定了所有那些思想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东西时,只有在此时,才有爱,也就是慈悲与智慧。”。
作者让“非暴力”和“爱”在沟通领域实现完美的统一,也就是当否定了所有暴力的方式之后,爱会自然而然的呈现,这也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所在,它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即通过否定一切错误东西的方式,让难以用语言直接定义和表达的爱浮出水面。
本文最后引用书中有一个让我深深震撼的例子,看看这种爱的沟通是如何在充满火药味的气氛中一点点绽放的。
作者曾在巴勒斯坦难民营中的一个清真寺讲解非暴力沟通。听众是巴勒斯坦的穆斯林男子,大约有170人。那时,巴勒斯坦人对美国人的态度并不友好。演说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听众中传来一阵低沉的声音。我的翻译提醒我:“他们正低声议论你是美国人!”此时,一位男子站了起来。他冲着作者使劲喊道:“谋杀犯!”许多人立即随声附和,大喊:“杀手!”“杀孩子的凶手!”“谋杀犯!”(气氛非常紧张,甚至会引发肢体冲突)
以下是作者和那个愤怒男人之间的对话:
作者:“你生气是因为你想要我的政府改变它使用资源的方式吗?”(我不知道我猜得对不对,但关键是,作者确实关心他的感受和需要。)
愤怒男子:“天杀的,我当然生气!你以为我们需要催泪弹?我们需要的是排水管,不是你们的催泪弹!我们需要的是房子!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国家!”
作者:“所以,你很愤怒,你想要一些支持来改善生活条件并在政治上独立?”(继续询问需求)
愤怒男子:“你知道我们带着小孩在这里住27年是什么感觉吗?你对我们长期以来的生活状况有一点点认识吗?”
作者:“听起来,你感到绝望。你想知道,我或别人是不是能够真正了解这种生活的滋味?”(同情对方的感受)
愤怒男子:“你想了解吗?告诉我,你有孩子吗?他们上学吗?他们有运动场吗?我儿子病了!他在水沟里玩耍!他的教室里没有书!你见过没有书的学校吗?”
作者:“我注意到,你在这里培养孩子,是多么地痛苦!你想告诉我,你所要的正是所有父母想给孩子的——好的教育,以及健康的环境来让他们玩耍和成长……”(继续陈述事实)
愤怒男子:“不错,这些是最基本的。人权——你们美国人不是说这是人权吗?何不让更多的美国人来这里看看你们给这里带来了什么样的人权!”
作者:“你是希望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你们巨大的痛苦,并意识到我们政治活动的后果吗?”(继续询问需求)
我们的对话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他一直在表达痛苦,而作者倾听每句话所包含的情感和需要。他主动帮助作者了解他的心灵以及深深的不幸。作者并不将他的话视为攻击,而当作来自人类同胞的礼物。(把攻击他的敌人当作礼物,只有将全人类视为一个整体,才能有这样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