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了凡四训》。“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
舍得是一种选择。人有太多欲望,名利、金钱、情感……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做出选择之前,要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知道自己要为这种选择付出什么。《左传》中有句话:"君以此始,则必以此终",你选择了一个人、一一件事,就要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连锁反应;选择了春的舒适,便要舍弃秋的收获;选择了成功,就要能舍弃生活中的种种闲暇娱乐;选择了出发,便要接受旅途的风雨。
舍得是一种智慧。佛曰:舍,就是得;放下,便得自在。李白舍弃了名利与富贵,换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文天祥舍弃一时苟安,换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烈;陶渊明舍弃官职,换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美誉。(摘抄)生活亦是如此。背负太多行走缓慢,难以顾全,行之不远。
舍得是一种境界。有舍才有得。正如《未选择的路》中所说:“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既然做出选择,就不要纠结,患得患失。勇敢地朝目标去努力,不要彷徨不要犹豫,一直向前,才能遇见更美的景色。
今天看到两句话,用来勉励自己:
请相信,世上的鲜花,定会盛开的
美好的事物,也一定会接踵而来。 ————《一千零一夜》
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意是缺乏芬芳。
人也是、样,意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林清玄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