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读懂对方的暗示
1.1. 杏仁核劫持
1.2. 非语言表达至关重要
1.3. 基准
1.3.1. 读懂他人的情绪能大大增强你的交流能力
-
1.3.2. 基准就是在你开始观察的那一刻起,你看到对方所展现的情绪内容
1.3.2.1. 不需要了解对方一生的基准
1.3.2.2. 仅表示某人在特定时刻展示出的情绪
1.3.2.3. 在接近某人的那一刻读懂他的情绪状态,对社会工程人员是至关重要的
-
1.3.3. 识别谎言并非只看对方是否存在某些行为,比如厌恶目光接触或坐立不安。实际上,这主要是看一个人的非语言暗示是如何随着基准变化的,以及它们是怎样与此人的言论相结合的
- 1.3.3.1. 只有把这些非语言暗示也考虑进来时,才能准确地区分一个人是否在撒谎
1.3.4. 了解一个人的肢体语言暗示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我们才能理解此人的情绪内容和对应的解读方式
-
1.3.5. 当心误解
1.3.5.1. 人们往往对一些肢体语言有先入为主的误解,而你需要在开始社会工程的历险之前理解并摆脱它们,否则你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假设
1.3.5.2. 揉搓、抓挠面部或其他类型的小动作可能表明了人们的内心不适,但有时候这可能只是单纯地因为面部发痒而已,所以你要注意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原因
1.3.5.3. 把觉得身上冷的人视作自我封闭,将过敏引发的行为误解为说谎,这都不是你想要的吧
1.3.5.4. 着重关注基准的变化,再去找那些能表明目标从开心变为不开心(或相反)的变化
1.4. 了解基本规则
-
1.4.1. 规则1:关注情绪是什么,而非情绪为何出现
- 1.4.1.1. 如果不了解所有信息,就不要在“情绪是什么”和“情绪为何出现”之间建立联系
-
1.4.2. 规则2:审视多种元素的组合
1.4.2.1. 当你刚开始练习和目标接触时,很容易会在看到一个特定的肢体动作或面部表情后,就以为你能理解交流的内容
1.4.2.2. 只关注一条线索是很危险的
1.4.2.3. 应该结合语境以及其他肢体语言线索,来解读对方到底说的是什么
1.4.2.4. 通过寻找一系列能够相互印证的非语言线索,能够更好地解读对方真正的情绪
-
1.4.3. 规则3:寻找一致性
1.4.3.1. 寻找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的一致性
1.4.3.2. 如果对方在摇头否认的同时却回答“是”,那就说明他的语言与非语言线索不一致
1.4.3.3. 当识别出对方所传达信息不一致时,你应依靠非语言信息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
1.4.3.4. 要仔细审查一系列非语言线索,并找出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不一致的地方
1.4.4. 规则4:关注环境
2. 非语言表达基础
2.1. 在开始学习非语言表达之前,你应该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 2.1.1. 适用于所有人,不受特定的文化、性别、种族或宗教的限制
2.2. 理解非语言表达是一项强大的技能,当你能凭借非语言表达引发出目标的情绪时,就说明你已经达到了“超级英雄”的境界了
2.3. 外部刺激通过我们的五感(默认为健全人)—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进入我们的大脑
- 2.3.1. 刺激经过大脑处理后,能产生七种基本情绪:愤怒、恐惧、惊讶、厌恶、轻蔑、悲伤或快乐
2.4. 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2.5. 皮质醇是一种激素,它能够调整体内的多种生化过程,包括新陈代谢和免疫反应
- 2.5.1. 与身体的压力反应有关,所以也被称为“压力激素”
2.6. 舒适型的非语言表达往往有助于创造幸福感和自信,并激发与之相应的、强烈的化学及生理反应
- 2.6.1. 不适型的非语言表达则会带来压力、焦虑,以及负面的情绪反应
2.7. 必须了解特定的非语言表达如何影响你和你的目标
- 2.7.1. 作为一名职业社会工程人员,你需要影响或操控目标的情绪,不可掉以轻心
2.8. 你的伪装对目标的影响可能时间较短,也可能时间较长,因此必须谨慎地策划你的伪装
2.9. 如果你的伪装给目标带来了恐惧、愤怒、厌恶以及蔑视等强烈的负面情绪,你就很有可能让目标因为认识你而受伤害
2.9.1. 了解非语言表达和情绪对目标的深刻影响,有助于你在社会工程任务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情绪
2.9.2. 不光情绪能引起非语言表达反应,如果你强行做出某种非语言表达,那么也会引起相应的情绪
2.10. 需要牢记的是,如果你表现出了某种情绪,或者你让目标表现出了某种情绪,那么目标就会真的体会到这种情绪
3. 舒适与不适
3.1. 学会有效交流很重要,而非语言沟通也是交流的一部分
3.2. 在正常交流中,我们的身体和面部所表达的信息会让那些情绪解读者应接不暇
- 3.2.1. 在交流过程中,人的身体和面部会流露大量的情绪信息,而解读它们的工作量也将是压倒性的
3.3. 愤怒
3.3.1. 愤怒这种强烈的情绪一直被视作关口情绪,也就是说,愤怒常常会引发其他情绪、感觉或行为
3.3.2. 包括说脏话或吵架,并逐步升级到暴力行为
-
3.3.3. 从生理上看,愤怒会让我们紧张,并做好战斗或防守的准备
3.3.3.1. 肌肉紧张、下巴紧绷、双拳紧握—这都是准备好战斗或防守的表现
3.3.3.2. 当想要实施暴力的人接近你时,你甚至可能会看到他的下巴以一种防守的方式收起,这是为了保护脖颈
3.3.4. 蹙眉却不斜视,并且双眼睁大
3.3.5. 下巴紧绷
3.3.6. 咬紧牙关,而一旦开口,便往往不会说出什么好话
3.3.7. 愤怒是一种不适的非语言表达,这也是特别不希望目标产生的情绪
3.3.8. 如果在接近对方时过于咄咄逼人,或伪装过于消极,对方往往就会表现出愤怒的迹象
3.4. 厌恶
3.4.1. 厌恶也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
3.4.2. 人物、地点或事物都可能让我们感到厌恶
3.4.3. 当我们对某事物产生强烈的厌恶反应之后,这种感觉会长时间地伴随我们
3.4.4. 厌恶这种情绪太强烈了,一旦你让目标产生了厌恶心理,事情很可能就无法挽回了
3.4.5. 厌恶的表情是一种双边表情,也就是说,脸的两侧都展现出同样的表情
3.5. 轻蔑
3.5.1. 轻蔑是一种很独特的情绪,《牛津英语词典》给它的定义是“认为某人毫无价值的感觉“
3.5.2. 轻蔑是一种道德优越感
3.5.3. 轻蔑的特征是面部的一边向上提起
-
3.5.4. 优越感会让人感到自信
- 3.5.4.1. 自信的感觉有数种外在表现,通常是让自己显得更庞大来占据更多空间
3.6. 恐惧
3.6.1. 恐惧有多种功能,比如让我们警惕危险;但当恐惧可控时,它也会让人愉悦
3.6.2. 有的人甚至很享受惊吓或恐惧的感觉
3.6.3. 对于职业社会工程人员来说,人们对于失望、失败和错误决策的恐惧是非常有用的,但通常会避免过度地利用恐惧情绪
3.6.4. 双眼圆睁,以便将整个场面尽收眼底
3.6.5. 身体紧绷,往往能听到深吸一口气的声音
3.6.6. 嘴巴大张,嘴唇向后咧向耳朵,仿佛在说“噫”
3.6.7. 恐惧的肢体表现与面部表情相似,感到恐惧时,身体会后撤、紧张、僵硬,并且准备战斗或逃跑
-
3.6.8. 注意一些细微的肢体语言暗示,有助于你了解目标的感受
- 3.6.8.1. 如果你注意到了恐惧的迹象,就可以判断这种恐惧的表现是否恰当,以及你想将其利用到什么程度
3.7. 惊讶
3.7.1. 惊讶往往容易和恐惧混淆,因为两者的表现看起来非常相似
3.7.2. 人在惊讶时也会像恐惧时那样双眼圆睁,一般会身体僵直,嘴巴也张开,但并不是做出“噫”的形状,而是更像“哦”的形状
-
3.7.3. 惊讶对职业社会工程人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3.7.3.1. 惊讶对职业社会工程人员来说是一种好情绪
3.7.3.2. 只要精心地策划和执行,你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3.8. 悲伤
3.8.1. 悲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
3.8.2. 范围很广,从轻度的忧郁到彻底的绝望都可以称为悲伤
3.8.3. 注意目标产生的悲伤情绪,然后利用该情绪来诱导出反应
3.8.4. 构造出最可能让目标感到悲伤的情景,然后引导他们做出你想要的反应
3.8.5. 通过你自己的非语言表达来表现悲伤,从而诱导出对方同情的反应
3.8.6. 嘴角下撇
3.8.7. 眼睑下垂
3.8.8. 眉头提起并皱作一团
3.8.9. 悲伤的复杂性使之对社会工程人员极有用处—包括学习如何理解它和表现它
3.8.10. 要拿捏好在你伪装中对悲伤的使用方式及其程度
3.9. 快乐
3.9.1. 快乐是一种公认的对所有人际互动都有帮助的情绪
3.9.2. 当感到快乐、满足、平和或放松时,我们会更容易做出无私的决定,也更容易对那些让我们产生这种情绪的人、场所或事物产生好感
3.9.3. 真笑和假笑的一个区别点是眼轮匝肌的活动
3.9.4. 需要学会辨别其他预示着快乐的肢体语言
-
3.9.5. 快乐是作为职业社会工程人员常用的情绪之一
- 3.9.5.1. 迎合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创造快乐的好方法,它能引出情绪化的决策。但为确保效果,这种自我意识的迎合必须基于现实、令人信服,而且符合你此时此刻建立起的融洽关系水平
3.9.6. 只要在你的社会工程伪装身份下找到创造快乐氛围的方法,你就会收获不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