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旬,亲戚们围炉夜话,谈到了一个话题,读书考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这话在我们那年代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出大山,一是当兵,二是读书,没有太多的念想,就是为了生存和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现在听到这句话,似乎就感觉不大对了。
浙江农村基本已经度过了那一段非常贫苦的日子,培养孩子上学基本不成问题,也不需要孩子大学毕业马上就要找份工作贴补家用,读书考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这句话就没有前提了。
首先,考上大学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答案基本是否定的,现在的大学本科生每年毕业千千万,以大学这个学历去应聘比较好的工作已经不够,有些岗位已经是硕士起步推荐是博士了,所以说这话也没有理论基础了。
其次,很多农村家长还是经历过比较贫苦的生活,还是有当年的饥饿记忆,总是担心孩子未来吃苦,他们也没有什么知识文化,思想还停留在过去,平时和孩子交流也经常把上大学找工作挂在嘴边,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大学就是终点,目标就是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走上社会,潜移默化传达了人生的阶段就是这样走下去的。
还有,农村家庭大多还是由祖辈带孩子,父母亲在外工作比较多,这样导致教育在一定程度是缺失的,还有隔代宠溺等等因素,对性格、思维和价值观等等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读书的认知无法形成长远的意识,孩子大多能上到大学就不错了,这和网上谈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观点相符,家长没有对教育的长远规划,我的观察在农村一般只有老师的孩子才会准备考研,希望一直深造下去。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没有经验,认为先工作几年再考研,走上社会看看,这样的思想比较普遍的,成功的案例也是不少的,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工作之后再考研,仅是时间上的分配也很难,学习的效率下降,也就是考研的成功率下降。还有第一学历的重要性,很多用人单位只认这一项,只要走出了校门后拿到的学历都是参考。第一份工作和接到的人,所带来的也不仅是工作经验,还有对社会的一个基本的认识,会对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整个社会对本科生的期待值下降,每年那么多高学历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仅是读大学肯定是不够的,当然也可以在某些技能上深入探索。
如今社会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读书是必须读的,但是农村未来的出路已经不只是当兵和读书两条了,正确引导农村教育,把孩子送到他们该去的地方,成就他们美好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