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外向一点,多说话,多参加活动,不能总是一个人沉默呀”
这是和室友在学校的情人坡上痛快放完风筝,踏着暮色回寝室时她告诫给我的原话。我心中一惊,旋即开玩笑说到“艰难的生活使我变成了沉默的老阿姨”随后我们开心的大笑,残余的夕阳给我们的眼里镀上金光。
我好像是比以前更要沉默了一些,也仿佛从往前那种蓬勃,用力,向上生长的生活状态里销声匿迹很长一段时间了。
白岩松说:“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刻,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在这之前我的生活确实是发生了一些让人始料不及的变化。但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沉默的,沉默之前内心是不是也历经过一场浩大的兵荒马乱。我在我的脑海里找寻不见一点合理的踪迹。
其实就像一颗葱茏高大的树木,原本无不高傲的向上舒展着苍翠的枝桠。可是在一场随着季节变换而来的暴风雨中无比轻易地就被骤风连根拔起。瘦弱的根须裸露在空气中,视作骄傲的繁密枝叶,反而在这场风雨中助长了它的倒地速度和狼狈模样。出于羞耻和求生的本能,它默默收起多余的枝叶,卯足了劲伸展根须向下生长。沉默、用力、不动声色。
我只是在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根须不足以抵抗风雨时,选择了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从繁缛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消解掉不必要的社交,清理掉不必要的生存手续。使每一天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属于我自己。早睡、读书、写字、走路,独自在寂寥的夜晚慢慢消解倏忽而至的泛滥情绪。
沉默是我在遭遇挫败之后努力使自己内心归于平静的调解方式,是我没办法向纷杂的外部世界讲和,于是自我讨好,向内生长的决心。
离经叛道的生活看上去摇摇欲坠,仿佛掩在土里不思进取的小小枯木。人们总是觉得向上不断的抽枝发芽,在这个残酷的生存环境里一路厮杀奔跑才是我们该有的生活状态。然而大多数人只是在这纷杂喧闹的世界里没头没脑的随大流奔波,被潮流的热风操纵着情绪。外向,明媚,合群。下意识的把自己推往群潮拥起的热点,去围观,去参与,去义正言辞的努力、奋斗、改变。
人们习惯了高涨士气,呐喊着,轰轰烈烈地去战斗。却忽略了,退后其实也是一种锋利的勇气。
在极度缺水的非洲沙漠深处,牧羊树把根深深扎入地表以下六十八米。忍受滚烫热浪,忍受风沙侵蚀,酣畅的向下扎根,充满欲望的汲取地表深处毫无沾染的玉露。
静默、辽远,看风沙滚滚,看大漠孤烟,看暴躁的猫鼬杀死眼镜蛇,看没有眼睛的金毛鼹在夜晚的沙丘里拱来拱去。同样努力勤勉,阳光上进。
这世界本就是狭隘又宽容的,任由你在这辽阔的灰蒙蒙的天地间发挥出庸俗刻板脱俗不羁的模样。有人喜欢在人潮拥挤处挣扎,向上,发光。有人喜欢在背光清冷处独处,思考,沉淀。
有的人,在黑魆魆的夜晚,当热烈的人群朝灯火通明处呼啸而去时。毫不犹豫转身,向后,奔跑。冲进苍茫的沙漠深处,在炽热和严寒之间游走。忍受单调,孤寂,荒凉。被抛弃,被剥落,被遗忘。孤零零的屹立在极旱之地,向下扎根六十八米,背后是永恒的朝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