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关注身边的人有没有不合理的信念。结果是,没有发现没有不合理信念的人,甚至总共就没发现几个合理的信念。
我们说不合理的信念通常包括“应该、必须、一定”这三个词,其实很多时候这三个词虽然不直接体现在语言上,但却隐含在语义中。这三个词里,以“应该”最为常见。“必须”、“一定”这样的词因为非常绝对,所有很多人对此是保有一定程度的警觉的,大家在说出这种词的时候都会思考一下这么绝对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应该”这个词程度比较轻,也最容易被人忽视,所以很多不合理的信念问题都出在这个“应该”上。
“应该”这个词出现的频率不是一般高:早晨吃早饭的时候,会有人说这个菜做的太咸了,应该做淡一点;开晨会的时候领导会说这个活你们不应该这样干,应该那样干;上班的时候就是数不胜数的客户像机关枪一样地口吐各种各样的“应该”。以上那些是说别人的,当然还有很多说自己的。早饭吃完感觉没吃饱,就会想我应该多吃一个包子的;开会的时候领导批评我,我也会想这个是确实应该那样干,不应该这样干;上班的时候会想今天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增加多少业绩等等。总之一天下来不是听“你应该”,就是想“我应该”,我可算明白了为什么一天天过得都那么辛苦了。
这一个个小“应该”看起来对我们的心理影响不大,我们也是在这种种应该下成长起来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身边确实都会看见被各种“应该”打倒的人。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越来越年轻化,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工作压力大”,这“压力”到底是哪来的呢?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些“应该、必须、一定”堆积而成的么。“这个工作今天必须完成!”“这次活动我们一定要成功!”“这份材料你应该再多加几个维度,回去修改!”久而久之,自然是造成一种高压的状态,心理和身体不出问题就怪了。
可是没有了“应该”,也意味着没有了规范,没有了规则,没有了标准。这样所有的工作都难以成立。所以应该还是要有的,但是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完全没有规矩,也不要给人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