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和成熟,没有规定的某一时刻,突然而至,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刺激,一瞬间。其实我并未深刻什么是真正的长大和成熟。表象上,话少了,酒多了,烟短了,记性差了,肚子大了。昨天还觉得自己刚走进社会,转眼已经是别人眼中的油腻大叔,出门总爱带个保温杯。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走几步就是一个路口,多数人都是扎堆从众,少有人真心知道路在哪里,好比网红奶茶哥网红餐厅,大家都去了我也得去。迈出去一脚再回头似乎拐进哪个胡同都没差。人人都面临生存压力,填饱肚子攒够房贷,不管是山崖边还是独木桥都要走一遭。为的不是什么理想、自我价值,干什么不重要,拿多少才重要。不要谈情怀,没钱啥玩意儿都没有,你要生存下去才有诗和远方。
作者看来,这并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也很无奈,时代让我们大部分人没有选择。
《关于青春》
我才三十出头,这两个字似乎已离我好遥远,那个朝气勃勃,激情澎湃,可以为所欲为,荷尔蒙爆棚的时代?这样描述实为不妥,讲个小故事:2014年6月底,回南京,夜,小雨。路边一小伙,目测大学未毕业,喝多,耍酒疯,嘴里哭喊着,大概是失恋了。当时便感慨在朋友圈:路边遇见喝多耍酒疯的少年,貌似失恋,年轻真好,可以不要脸。
是的,我用的不要脸这个词,可以为所欲为的表现自己的情绪,发生任何不合理的事情在他的年纪似乎都可以找到出口解释,这大概就是可以宣泄感情,留下伤疤,任性妄为的青春,至少是之一。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青春是留给余生回忆的,青春是青春以后的人的青春,没有遗憾何来回忆,没有横冲直撞哪来世事洞明。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回忆无法忘却,右岸青春紧紧把握,中间伤痕水流沙尘,沉淀在时间的长河下。青春是挺胸抬头无所畏惧,即使言不由衷也不想低头。青春也是义无反顾一泻到底,即使交错惋惜也留在回忆里。青春就是一半用来挥霍,一半用来回忆。
青春,是碎片,凌乱不堪却脉络清晰;青春,是片段,散落不清却绘图成篇。
《关于梦想》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梦想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因为太昂贵,我们没有这样的土壤。在这片土地上,如何生长不重要,长成什么样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结了什么样的果实。中国的绝大多数家长朋友都是以金字塔式的模式和观念教育子女,如果你说你的梦想是当作家,那好,去像莫言一样整个诺贝尔文学奖回来,那才是他们认可的,因为有了实质结果。然后讽刺的是,记者采访莫老师时,问起打算如何使用500万的奖金,莫老师天真的打算在北京某某处买套房,记者同志尴尬的告诉他,好像还不够。
每每当我看到国外很多作家简介里有思想家、哲学家这类头衔哥称谓时,我总是感到无比的同情:这个职业的人如何生存啊……在咱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干这行的人估计比省长还少,因为咱不需要哲学家,哲学家还不如网红直播能拉动GDP。
梦想有多贵?说个故事,一个悲伤的故事:作者的一个大学室友,我们学的工科,这个兄弟偏偏喜欢影视话剧类艺术。在校期间担任校话剧团团长,说这个是想表达他确实喜欢,然后他的表演并不出众。2010年,毕业,他和高中同学一起创业,辛苦坚持,大概2013年退出,去台湾读了个古汉语硕士,兴趣所在,立志做个文艺工作者,国学大师,导演等,对做生意赚钱没兴趣。从原团队撤回成本,利润大概200万。2015年毕业,回来后又回原创业公司上班。当听到该消息,那一晚我视频和他聊了很久,本就是无话不说的好兄弟,那一晚我心情很不愉快,跟他说“我一直把你和你的选择以及你的行动当成了一种寄托,现在至少暂时它破灭了!”他听懂了,给我的解释是:干啥都需要钱啊,没钱还谈个屁梦想。现在200万只够首付了,走前全款都够一套房,没办法。
这个时代多讽刺!那一瞬间我才发现,原来藏在心底的那些很难实现的愿望,总是需要找个寄托。后来梦归梦,想归想,二者再无交集。
俞敏洪“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多么令人向外啊!可以穿过森林、越过石头、飞跃瀑布,在这个国家甚至还有可能冲开大坝,然后流过良田……最后进入大海”。
梦想其实也并不遥远,只是我们的生命太过于沉重,每一滴梦想的汗水都逐渐干涸在混凝土砖块里,停留在城市楼房的每一块砖里了。
敬佩有梦想且在追逐梦想不断前行的人们,向你们致敬,你们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