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此文之后,关于拉美,关于智利,关于繁荣,你不需要看别的什么了)
智利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这样笼统的提问,往往会引发毫无边际的争论,却也是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普通人思考是否去智利生活,政治学家思考如何得到良好的治理,最先参考的仍然是一个国家的总体状况。瑞士是成功的,委内瑞拉是失败的。这是我们分析一个国家是否优秀的终点,也是分析一种治理形式是否成功的起点。
而智利这个国家的形象,早已在各种移民中介、极端左翼和极端右翼的互相斗争之中,被模糊成了一幅抽象画。它时而是一个风光宜人而现代化的国家,时而是一个矿业寡头控制的平民地狱。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这里是自由放任的优秀成果,甚至是一个发达国家;当地的华人则说这里是一个懒散而危险的移民陷阱。所以智利到底是怎么样的,在拉美这个失败国家云集的地区,智利是否走了出拉美的陷阱?
我们可以看一下三种指标,并和中国与其他拉美国家对比,我想这三类指标完全可以覆盖一个国家治理是否良好。
经济方面,智力的人均GDP是15,000是中国的1.5倍,人均月收入中位数是500美金左右,也是中国的1.5倍,基尼系数跟中国差不多接近0.5。这自然不能说明,智利的生活水平一定比中国高多少,但能做到这个数字说明智力做得还不错,至少他在是拉美名列前茅的。在智利之前的国家有巴哈马,乌拉圭和阿根廷,其他人均GDP过10,000的国家,有哥斯达黎加和巴西。
而社会安全方面,智利的凶杀率是每10万人2.7,略大于中国的每10万人2.2,远远小于美国的每10万人10.0,这至少说明智利的社会治安是相对不错的。
而国家治理方面智利在拉美各国中更是名列前茅。
图6.9 2007~2008年政治家公信力排名
图6.6 2007~2008年竞争力指数增长排名
其它方面
虽然教育方面的政绩确实是不可恭维。
特别是智力的经济自由度排名世界第七,这点一向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赞美。
综合以上我们大可得出,智利是拉美各国中治理的最成功的国家。更何况乌拉圭是一个人口只有三百万的小国,阿根廷有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上图所示)智利的成就可谓非常的惊人了。
但智利的问题在哪里,智利是否超越了拉美的陷阱。答案是:是,也不是。
拉美陷阱包括:社会的寡头化,法治缺失,无效政府,政治的不稳定。经过我的探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智利跳出了二和四,部分的跳出了三和一。在分析智利如何跳出这些陷阱之前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智利的历史。
(二)
智利最初是西班牙利马总督区下的一个殖民地,没有发现像金矿银矿这样的资源,却不得不沾染上了伊比利亚式的庄园经济。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殖民地的时候,天然的把自己的封建社会带入到了拉美的各个殖民地。中央集权化的管理,重商主义式的掠夺和贵族制的延续,造成了拉美陷阱的难以去除。因为他们给拉丁美洲留下了寡头化的社会,普遍的对产权和法律的不重视与对工业的忽视。
随着拿破仑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西班牙成为了法国的附属国,拉丁美洲的殖民地也纷纷独立。由于没有经历像阿根廷那样长达数十年的内战和军事独裁或者巴西的帝制。智利在建国后一开始的平稳开局,给后来的现代化留下了非常好的传统。
刚开始主政的,是地主为代表的寡头们。从1824年正式独立到1829年,是一段小的动荡的中间期,换了数个总统。从1829年到1861年。三个贵族分别在位十年,进行了一种总统高于议会的准威权政治。随后,议会的权利战胜了总统(1861),推行了罗马元老院式的治理,整个国家的投票选举人数只有4000,只有人口总数的0.6%。
此时,智利的经济主要做的是南太平洋的转口贸易和农副产品的出口。而当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智利战胜了秘鲁和玻利维亚,夺得了推动智利现代化,又始终折磨着智利社会平等的矿产区
在这场战争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未来成功国家的潜力。政府平稳运行了数十年,基础设施良好的智利,对于军队虽然远多于智利,但在内战和独裁中动荡了数十年的秘鲁与玻利维亚取得了完胜。获得铜矿之后,智利政府的资金大涨,推动了智利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网向全国各个方向(主要是南北方向)延伸。
良好的基础设施推动了智利的工业化。工人阶级兴起。矿业大亨和工厂主逐渐取代了传统地主的地位,但仍然具有明显的寡头性。中产阶级政党和工人政党开始兴起,冲击着传统的寡头议会。但这一切虽然相较于拉美其他国家要顺畅得多,却也相对滞后于欧洲各国的民主化进程,1874年与1891年议会改革逐渐开放了对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投票权,但经济却仍然拥有明显的寡头性。
选举权缺失时,无产阶级会选择代理人政党。如果选举权更加滞后严重,就会推选军人作为自己的代理人。阿根廷发生过三次军人独裁:1829年到1850年,1930年代前后的一次军事政变,与1953年到1982年。智利也有三次:1830年前后的一次政变,1925年前后的一次政变,以及后来的皮诺切特军事独裁。但是在前两次过程中,基本上保持了原有政权的合法性。也就是说,智利基本上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共和政府。这种长期的共和政治和稳定的社会治理,推动了治理人的公民精神和法治精神。
阿根廷,巴西还有墨西哥常年的军事动荡和独裁,走马灯一样的短命总统,保守党和自由党的战争,造成了公民,法治精神的缺失,也就是没有人会在意是否一定要有一个有效的民主政权,也没有人认为偷税漏水是否是一种坏的行为。这点由于智利的工业化做得更好,在民主化及时避免的这些问题。
随后,这段时间一直到1973年,智利一直在平稳的发展。受到冷战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智力在二战后,长期采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上"进口代替政策"。进口代替政策,也就是用贸易保护这种方式,推动国内的工业化。它短时间内确实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但也造成了政府的入不敷出,经济活力的下降,以及一个与国家能力不相称的无产阶级势力。
终于,1971年,左翼政治家阿连德以相对微弱的票数(33%),成为了智利的总统。智利的这种总统制加上多党制,是被许多政治家所诟病的拉美陷阱的一个现象。总统制是执行力很强的一种民主政体,却因为多党制,造成可能会出现一小部分人代表大部分人执行强力的局面。阿连德上台之后推行的激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大量国有化外国资产,全面推行计划经济,大量的社会福利计划,货币贬值。这种政策毫不意外的造成的经济的崩溃,失业率达到40%,物价飞涨。这种激进的政策造成的中产阶级,寡头,不在工会之内的工人阶级以及美国的恐慌。他们急于推翻当前的这个左翼政权,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1973年,皮诺切特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拒绝投降的阿连德在总统府饮弹自尽。这位无数左翼心中的明星,结束了他短暂的政治生涯。他的经济政策被大多数人所诟病,也确实不可持续。但他的一些政策,比如强行划分土地,也力智利后来的去寡头化提供了助力。
皮诺切特上台之后,他所领导的军政府立刻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出售大量国有资产,保护产权,招商引资,完善法治,却也用极其残酷的政策迫害左翼人士。据说有3000人被秘密处决。对于人口只有一千余万的智利来说,这是一场非常残忍的政治清洗。
(据悉曾大量清洗智利政治犯的智利国家体育场)
自皮诺切特1973年上台之后,经历无数次全球性的经济动荡,这对于国家小,并且出口严重依赖铜矿的智利来说,是对经济恢复非常不利的。但在1973年到1990年的执政期间,皮诺切特的治理对经济恢复仍然是卓有成效的。虽然在结束了汇率管制和进口代替政策之后,智利的制造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智利的比较擅长的水产加工业和水果种植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智利的贫困问题在他的治下非常严重,但也在之后的时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而且正是在他单位的时期,智力的法治水平,产权保护以及经济自由度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1982年皮诺切特修订了智利的新宪法,并决定在1990年宣布正式重启选举,然而,在1990年的大选中,热心于民主的智利人民并没有选择让皮诺切特继续执政八年,但也没有在随后的文人政权中,过分追究皮诺切特的政治罪过。2006年,皮诺切特作为终身参议员逝世。他作为一名独裁者,遭到了全世界自由主义者与左翼的严肃批判,却也因为卓有成效的经济改革和最终还政于民的决定而得到许多智利人的尊重。他和佛朗哥一样,都是在国内左翼政权过于极端的时候,发动了军事政变,并最终留下了一个民主政府。他的治理,让经济得到了发展,却造成了许多知识分子遭到了迫害。伟大的诗人聂鲁达,很有可能就是被皮诺切特的军政府刺杀。他们的功与过只有由后人去评价了。
随后,智利的社会平稳发展,也就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历史事件可以描述了。剧作家布莱希特在伽利略传中曾经说过"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智利在1990年之后发现可行的历史,标志着这个国家政局的最终稳定与和平。
今天的智利,是一个蒸蒸日上却也面临问题的国家。经济持续繁荣,人口不断涌入象征着这个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矿产出口在经济中出口中比例不断下降,车厘子和红酒在世界上的声誉极佳,但是工业却长期缺失。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温和左翼政府上台之后,重建了智利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工会,但智力的经济政策还是比较自由化的。首都圣地亚哥的供水由私人公司提供,社保医疗也由大量的私人机构管理。公立学校的质量低下和私立学校的大量兴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代表着智利寡头化社会的延续。但不可否认的是,穷人的生活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相较于中国大量农民来说,智利的高城市化率,保证了大部分底层群众的生活质量。月薪3200左右的最低工资,是中国许多普通人所渴望的高工资。整体上来说,智利不是发达国家,却在拉美诸国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三)
所以拉美陷阱为什么发生,智利为什么能够在部分上摆脱,却没法彻底摆脱拉美陷阱呢?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样的说法却有些笼统。智力以及许多拉美国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在当地出现经济之前就已经被确立了。伊比利亚式的封建专制和寡头性社会,很大程度上在殖民地刚建立时就被移植进了拉美大陆。西班牙语葡萄牙的历史也许拉你各国的历史相近,在军事政变与短命共和政权之间反复徘徊。西班牙在1978年才正式结束了佛朗哥的军事独裁政权,可见这种政治基因是伴随着他们的前宗主国的。
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在他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写道。
"政府是一种提供保护与公正而收取税金作为回报的组织⋯⋯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的病变,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 私人社会的收益或成本之间的不一致,是指某个第三方不仅他们同意会取得某些收益或付出某些成本"
这段论述非常鲜明地指出了社会寡头寡头化带来的巨大危害。比如,政治所确立的天然优势,腐败与寻租,导致普通创业者,无法同大资本竞争,向政府缴纳过高额的法外支出。而这种寡头性的社会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就可以称之为官商勾结。
这种官商勾结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两种社会。一种社会是由于在社会代收之初就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比如像智利,阿根廷等许多国家在建国初期土地分配就严重不均。在建国之初,阿根廷的七个大家族控制整个国家绝大多数的土地,而美国60%的家庭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阿根廷的民主进程。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国家治理能力不足造成的依附政治,比如,苏联解体时期的休克疗法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倒卖新寡头的出现,在那段目无法纪的时光里,当年的党员干部和黑社会控制了大量的无人保护的国有资产,形成了叶利钦时期的七大寡头体系和普京时代的俄罗斯新寡头集团。在福山的后期著作中,国家治理能力成为一个政权是否成功的指标被重新提出,福山认为,一个有效政府和一个民主政权,不但不是冲突的,而且前者对后者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有效的政府才能够提供能够为保障的法制和遏制泛滥的社会寡头,他写道。
"由非人格化的现代国家作为秩序和安全的保证者,提供必需的公共物品,这是别无选择的。法治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没有明确的产权和合同的强制执行,企业就难以超越互信的小圈。此外,只要法律高举不可剥夺的个人权利,它就会承认人类主体的尊严,因此具有内在价值。最后,民主参与不只是有用的手段,用以制衡滥权、腐败和专制的政府,政治参与本身就是目的,属于自由的基本方面,它让个体的人生变得不但丰富而且完整。"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在前文中我曾经提到过拉美陷阱的四个组成部分,社会的寡头化,法治缺失,无效政府和政治动荡。而2.4与者在本质上都是1的结果。法律是对强权的制约,而社会寡头则会腐蚀一切阻止强权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甚至宪法。而一个高度阶级尖锐的社会,虽然工人阶级的力量并不强大,却往往显现出革命倾向。在欧洲列强之中,俄罗斯的工人阶级力量是最弱小的,但他们的行为是最为极端长期使用暴力和自杀的方式进行民主化改革,甚至夹杂着大量的无政府主义者。亚历山大二世在经历了数次炸弹爆炸之后被炸死。而工人阶级势力最为强大的英国,斗争方式却相对更为和平,至少是有组织抗议为形式。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革命最为激烈的国家,往往都是治理失败的国家,这些国家有的向索马里,已经陷入无政府状态的局面;有的像苏丹,已经分为南北,苏丹之后,南苏丹又陷入分裂。而像委内瑞拉与玻利维亚,经历过上百次政变与革命,至今也是拉美最贫困的,工业最不发达的国家,这两者也是互为因果正向循环的。
而拉美陷阱四条中的1.3则相互加强的。社会寡头化会让社会由一个在政府中进行正式运作的国家变成寡头集团私下里的利益网络,这种由寻租和贪腐链条构成的国家自然是极为低效的。而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无效的国家会助长国内的政治势力组建一个由寻租和贪腐构成的寡头体系,破坏法治,阻碍有经济活力的新人进入市场。
而1.3之间的相互循环,则会表现在政治和经济的循环固化上,经济贵族颁布有利于自己的法律,用寻租网络,成功地将新人排除在外。同时,用利用自己的政治实力,大量敛财扩展自己的经济地位。这是一切政治失败的表面原因。而深层原因就是由于法治缺失和政治动荡说巩固的社会寡头化与政府无效化之间的相互加强。这种1.2.3.4之间的相互加强,导致了政治经济,两者之间的相互加强,于是让一个国家陷入丧失自由,身陷贫困,犯罪率高企,政治贪腐的局面。
当然,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结果,这四组之间的沟通,并没有那么的流畅。东亚社会长期在具有寡头性的前提之下,保持着高效的政府。美国则在长期缺乏高效政府的前提之下,维持着相对稳定的民主制。而我们所说的智利,由于建国初期的政局稳定以及长期的与南方马普切人的战争,以及早期缺乏资源优势,形成一个相对高效的政府和重视法治的公民精神。总在开局上的细小变化造成了今日智利与周边国家的巨大不同。
(四)
今天的拉丁美洲,秘鲁仍然在光辉道路革命政权的动荡,以及藤森政府的军事独裁的阴影之下;玻利维亚依然陷入贫困;阿根廷在贪腐中苦苦挣扎,并面临着各州政府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互不统属,玫瑰宫里的总统与各地的联邦党人之间就财政问题打成一团;哥伦比亚,巴西和墨西哥陷入政府治理能力与贩毒商业集团势力之间的不对等;委内瑞拉则继续推行着阿连德式的民粹政策,经济又一次崩溃。智利作为拉丁美洲的孤星之国,能否将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发展下去,克服严重的社会寡头问题与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发挥它的经济自由度优势,成为拉丁美洲地区的科研中心;决定了智利这盏灯能否继续亮下去。去年的暴乱是智利社会寡头化问题的一个体现。而克服这种问题则是极为困难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政治基础,加上全球化之下的失业浪潮,对于现代智利社会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
而作为远在东亚观望者的,我们也要思考,我们是否出现了,拉美陷阱中的一条或几条。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保证了我们拥有高效的治理能力,而其他方面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继续反省,继续改进。
参考书目:
《智利史》约翰·雷克特
《美洲五百年·一部西半球的历史》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布宜诺斯艾利斯传》詹姆斯·加纳德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弗朗西斯·福山
《落后之源:诠释拉美与美国的发展鸿沟。》弗朗西斯·福山等
《掉队的拉美》塞巴斯蒂安·爱德华兹
《西方世界的兴起》道格拉斯·诺斯
《国家建构》弗朗西斯·福山